[00020487]蓄电池智能测试装置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开关、插座、插头
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正在研发
交易方式:
技术转让
联系人:
合肥工业大学
进入空间
所在地:安徽合肥市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技术投资分析:
直流操作电源系统是变电站、发电厂不可缺少的二次设备。该系统由整流电源和蓄电池组组成。在正常情况下,由整流电源为变电站、发电厂内的直流设备供电,同时给蓄电池组充电,保证蓄电池处于满容状态。当发生交流停电时,由蓄电池组放电,保证直流设备不会停电。目前在电力系统广泛使用的是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随着变电站等级的提高,蓄电池的容量呈递增状态,而蓄电池的费用也呈递增曲线。尤其是500KV变电站及发电厂用的直流操作电源系统,蓄电池组在整套设备的费用比重会远远大于整流电源所占的费用的比重。因此蓄电池的维护成为非常重要的问题。
测量蓄电池品质最直观的办法就是测量蓄电池的端蓄电池智能测试装置,该端电压直接反映蓄电池的过充和欠充。为了及时得到每节蓄电池的情况,并且减少维护的工作量,顺应"无人值守"变电站的需求,在较为重要的变电站,特别是110KV及以上等级的变电站及发电厂的直流操作系统中,大多要求配置蓄电池检测装置。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以2V为基本单元,大容量的蓄电池均采用2V/节,小容量的为内部6个单元串联,构成12V/节,也有些较少的品牌采用6V/节。我国变电站内部直流设备额定电压通常为220V/110V,220V的直流操作电源需配置18/19节12V蓄电池或103-108节2V蓄电池,110V的直流操作电源以次类推。蓄电池头尾串联,最后与整流器的输出并联。
为检测单节蓄电池电压,要在蓄电池两极引出采样线。例如:18节蓄电池一一串联组成蓄电池组,则要引出19根采样线;若是108节蓄电池组成蓄电池组,则需要109根采样线。目前应用比较普及的蓄电池测试仪采用巡检方式,通过端子接入采样线,蓄电池测试仪内部单片机控制继电器逐一进行切换,将每节电池分别与单片机测量系统共地相连,从而测得单节蓄电池端电压。采用巡检方式的蓄电池测试仪尽管造价低,但却存在着明显的缺点,主要包括:
现场连接线太多,尤其是采用2V蓄电池时,要连接大量的采样线。
连接采样线有一定的危险性。由于采样线是通过端子接入单片机系统,而考虑到体积和成本,相邻接线点距离很近,蓄电池采样线是带电体,因而连接蓄电池采样线具有相当的危险性,而长距离连接蓄电池采样线,尤其是采样线数量较多,不易分辨其顺序,不但操作任务较重,发生事故的机率也高。
可靠性低。蓄电池测试仪从直流母线上取电作为装置输入电源,若受到强电干扰,有可能造成某一时刻一节以上继电器动作,则蓄电池会通过采样线形成短路。
使用寿命受采样频率影响。目前较好品牌的继电器切换次数为105-106次,若切换频率较高,会影响继电器进而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因此采用巡检方式的蓄电池测试仪均以加大继电器切换时间来延长装置寿命,但这样会造成数据更新周期偏长。
技术的应用领域前景分析: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 本实用新型测试单元体积很小,并且是以每节蓄电池端电压作为其输入电源,因此可以就近连线,甚至置于蓄电池表面,在位置上与蓄电池一一对应,连接线的危险性大大降低,只要注意正负极即可。
2. 本实用新型根据蓄电池节数配置测试单元,通用于直流操作电源和通信电源。目前的直流电源系统,包括直流操作电源和通讯电源均配置微机监控装置,其装置也多配有RS485通讯口,若其使用合适的RS485驱动芯片,最多可支持256个通信节点,则测试单元可直接进入上一级监控装置,进一步节省资源。
3. 本实用新型中的测试单元通过端子上485总线,与上位机之间只有两根通讯线相连,取代了传统蓄电池巡检装置的大量采样长线,现场清爽、走线方便。
4. 由于不采用继电器切换方式,不但使用寿命长,而且每个测试单元同时工作,数据更新速率取决于上位机召唤频率,数据刷新率大幅度提高。
效益分析:
该技术产品的研发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厂房条件建议:
无
备注:
目前,对于无人值守的通信基站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为每节蓄电池分别配置测试单元,测试单元内置作为信号处理电路的单片机,并以单节蓄电池端电压作为其电源输入,采用总线式结构形式,每一测试单元具有唯一通讯站号,各测试单元通过485驱动芯片挂接在上位机的485总线上,并按设定的通讯站号与上位机通讯。
技术投资分析:
直流操作电源系统是变电站、发电厂不可缺少的二次设备。该系统由整流电源和蓄电池组组成。在正常情况下,由整流电源为变电站、发电厂内的直流设备供电,同时给蓄电池组充电,保证蓄电池处于满容状态。当发生交流停电时,由蓄电池组放电,保证直流设备不会停电。目前在电力系统广泛使用的是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随着变电站等级的提高,蓄电池的容量呈递增状态,而蓄电池的费用也呈递增曲线。尤其是500KV变电站及发电厂用的直流操作电源系统,蓄电池组在整套设备的费用比重会远远大于整流电源所占的费用的比重。因此蓄电池的维护成为非常重要的问题。
测量蓄电池品质最直观的办法就是测量蓄电池的端蓄电池智能测试装置,该端电压直接反映蓄电池的过充和欠充。为了及时得到每节蓄电池的情况,并且减少维护的工作量,顺应"无人值守"变电站的需求,在较为重要的变电站,特别是110KV及以上等级的变电站及发电厂的直流操作系统中,大多要求配置蓄电池检测装置。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以2V为基本单元,大容量的蓄电池均采用2V/节,小容量的为内部6个单元串联,构成12V/节,也有些较少的品牌采用6V/节。我国变电站内部直流设备额定电压通常为220V/110V,220V的直流操作电源需配置18/19节12V蓄电池或103-108节2V蓄电池,110V的直流操作电源以次类推。蓄电池头尾串联,最后与整流器的输出并联。
为检测单节蓄电池电压,要在蓄电池两极引出采样线。例如:18节蓄电池一一串联组成蓄电池组,则要引出19根采样线;若是108节蓄电池组成蓄电池组,则需要109根采样线。目前应用比较普及的蓄电池测试仪采用巡检方式,通过端子接入采样线,蓄电池测试仪内部单片机控制继电器逐一进行切换,将每节电池分别与单片机测量系统共地相连,从而测得单节蓄电池端电压。采用巡检方式的蓄电池测试仪尽管造价低,但却存在着明显的缺点,主要包括:
现场连接线太多,尤其是采用2V蓄电池时,要连接大量的采样线。
连接采样线有一定的危险性。由于采样线是通过端子接入单片机系统,而考虑到体积和成本,相邻接线点距离很近,蓄电池采样线是带电体,因而连接蓄电池采样线具有相当的危险性,而长距离连接蓄电池采样线,尤其是采样线数量较多,不易分辨其顺序,不但操作任务较重,发生事故的机率也高。
可靠性低。蓄电池测试仪从直流母线上取电作为装置输入电源,若受到强电干扰,有可能造成某一时刻一节以上继电器动作,则蓄电池会通过采样线形成短路。
使用寿命受采样频率影响。目前较好品牌的继电器切换次数为105-106次,若切换频率较高,会影响继电器进而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因此采用巡检方式的蓄电池测试仪均以加大继电器切换时间来延长装置寿命,但这样会造成数据更新周期偏长。
技术的应用领域前景分析: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 本实用新型测试单元体积很小,并且是以每节蓄电池端电压作为其输入电源,因此可以就近连线,甚至置于蓄电池表面,在位置上与蓄电池一一对应,连接线的危险性大大降低,只要注意正负极即可。
2. 本实用新型根据蓄电池节数配置测试单元,通用于直流操作电源和通信电源。目前的直流电源系统,包括直流操作电源和通讯电源均配置微机监控装置,其装置也多配有RS485通讯口,若其使用合适的RS485驱动芯片,最多可支持256个通信节点,则测试单元可直接进入上一级监控装置,进一步节省资源。
3. 本实用新型中的测试单元通过端子上485总线,与上位机之间只有两根通讯线相连,取代了传统蓄电池巡检装置的大量采样长线,现场清爽、走线方便。
4. 由于不采用继电器切换方式,不但使用寿命长,而且每个测试单元同时工作,数据更新速率取决于上位机召唤频率,数据刷新率大幅度提高。
效益分析:
该技术产品的研发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厂房条件建议:
无
备注:
目前,对于无人值守的通信基站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为每节蓄电池分别配置测试单元,测试单元内置作为信号处理电路的单片机,并以单节蓄电池端电压作为其电源输入,采用总线式结构形式,每一测试单元具有唯一通讯站号,各测试单元通过485驱动芯片挂接在上位机的485总线上,并按设定的通讯站号与上位机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