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019397]无源零开断的自动灭磁装置及方法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其他新能源

类型: 发明专利

技术成熟度: 可规模生产

专利所属地:中国

专利号:200510019636.1

交易方式: 技术转让

联系人: 黄大可

进入空间

所在地:湖北宜昌市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
收藏
|

技术详细介绍

技术投资分析: 无源零开断的自动灭磁技术 针对大型发电机磁场开关在灭磁可靠性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全新的超级安全可靠的自动灭磁配置方式,并申报了国家发明专利 “无源零开断的自动灭磁装置及方法”, 专利申请号:200510019636.1。 本发明是一套新型的灭磁技术方法,将难以控制的灭磁过程完全掌控起来,即有高效率、高性能,又有高可靠的新型自动灭磁方式。技术关键是首创超高电气强度下的磁场电流转移新技术,彻底摆脱了磁场开关的束缚,通过巧妙的电路结构和参数配合,即可实现对任何容量、任何参数发电机组的可靠灭磁,重点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利用无源电力电子器件和现代励磁的特点,实现零电流、零电压的零开断灭磁,突破了传统灭磁方式的限制瓶颈,恢复了事故灭磁作为发电机内部故障保护的最终执行者的根本作用,确保万无一失。 开创了最先进的柔性灭磁技术,具有国内外首创,国际领先水平。 技术的应用领域前景分析: 该技术成果,是针对发电厂用户,包括水电、火电的大中小型发电机组,根据具体的对象而设计的一套技术方案和计算方法,可以根据用户需求提供全面的技术服务,是对大型水电机组内部保护技术的重大突破,具有创造性和先进性,以及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实际需要,完全可以取代进口的高价灭磁设备,同样容量规格的配置,性能全面提高、价格降低为进口设备的1/6,并且能够确保发电机的故障损失最小化,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代表着未来发电机灭磁保护技术的发展方向。 效益分析: 预计达到的技术经济指标为,彻底杜绝发变组事故灭磁或励磁系统故障误强励灭磁时因磁场开关容量不足而烧毁的事故,或因灭磁时间长、灭磁不成功而导致发变组事故扩大的情况发生,减少一次这类事故就相当于数倍该项目投资的损失。同时该装置性能很高但造价平平,具有很高的性价比和很低的维护成本,相比动则数十万的进口庞然大物来,可谓物美价廉、简单可靠。 厂房条件建议: 无 备注: 无
技术投资分析: 无源零开断的自动灭磁技术 针对大型发电机磁场开关在灭磁可靠性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全新的超级安全可靠的自动灭磁配置方式,并申报了国家发明专利 “无源零开断的自动灭磁装置及方法”, 专利申请号:200510019636.1。 本发明是一套新型的灭磁技术方法,将难以控制的灭磁过程完全掌控起来,即有高效率、高性能,又有高可靠的新型自动灭磁方式。技术关键是首创超高电气强度下的磁场电流转移新技术,彻底摆脱了磁场开关的束缚,通过巧妙的电路结构和参数配合,即可实现对任何容量、任何参数发电机组的可靠灭磁,重点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利用无源电力电子器件和现代励磁的特点,实现零电流、零电压的零开断灭磁,突破了传统灭磁方式的限制瓶颈,恢复了事故灭磁作为发电机内部故障保护的最终执行者的根本作用,确保万无一失。 开创了最先进的柔性灭磁技术,具有国内外首创,国际领先水平。 技术的应用领域前景分析: 该技术成果,是针对发电厂用户,包括水电、火电的大中小型发电机组,根据具体的对象而设计的一套技术方案和计算方法,可以根据用户需求提供全面的技术服务,是对大型水电机组内部保护技术的重大突破,具有创造性和先进性,以及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实际需要,完全可以取代进口的高价灭磁设备,同样容量规格的配置,性能全面提高、价格降低为进口设备的1/6,并且能够确保发电机的故障损失最小化,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代表着未来发电机灭磁保护技术的发展方向。 效益分析: 预计达到的技术经济指标为,彻底杜绝发变组事故灭磁或励磁系统故障误强励灭磁时因磁场开关容量不足而烧毁的事故,或因灭磁时间长、灭磁不成功而导致发变组事故扩大的情况发生,减少一次这类事故就相当于数倍该项目投资的损失。同时该装置性能很高但造价平平,具有很高的性价比和很低的维护成本,相比动则数十万的进口庞然大物来,可谓物美价廉、简单可靠。 厂房条件建议: 无 备注: 无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6    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2030382号-1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四川省技术转移中心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