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1701415]综采自动化工作面一体化协同控制研发及工程应用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能量转换与储存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
收藏
|

技术详细介绍

所属科学技术领域:采掘业中煤矿机械领域。本项目突破煤矿采掘装备领域普遍存在“理论无支撑、设计靠经验、验证靠现场、整体配套不协调、单机发展不均衡”等技术瓶颈,推动了综采工作面姿态协同控制、性能一体化系统控制的科技进步,取得重大经济效益,相关设计理论、方法、实验装置为综采工作面实现全面智能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主要科学技术内容:(1)实现了综采工作面综采装备的姿态协同控制。以实现综采装备自主运行为目标,研究采煤机滚筒自适应调高方法、液压支架顺序控制方法和刮板输送机自动对直控制方法,再根据装备各自控制特点和状态信息,实现采煤机、液压支架和刮板输送机的姿态协同控制。(2)实现了综采工作面综采装备的性能协同控制。以采煤机、刮板输送机速度为控制对象,据综采装备历史数据,对下一时间范围内的装备运行参数进行预测,根据预测结果,计算预测时间范围内的产量/能耗比指标,以产量-能耗比最大化为控制目标,实现综采装备的性能协同控制。(3)基于云平台的煤矿大型机电设备状态实时监测系统。建立了由开采作业区域、井下集控中心和地面调度中心构成的三级控制框架,形成了以工作面数据上传云端控制、远程监控集中控制、电液控系统、红外感知功能和惯导系统为核心的成套智能化开采监测系统。 授权专利情况:授权发明专利14 项,其中,国际专利4 项,国内专利10 项,专利受理13项,发表论文31 篇,其中,SCI 检索5 篇,EI 检索9 篇,形成行业标准4 项。培养博士后4 人,硕、博士20 余人。 应用推广及效益:项目成果已在中天合创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国能蒙西等单位应用,项目进行了综采工作面一体化协同控制建设,为国家自然基金、省部级基金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数据支撑。依托本项目研究成果为企业累计生产效率提升20%,井下故障率降低10%,为企业累计新增销售额17.2551 亿元,实现新增利润4.1207 亿元。
所属科学技术领域:采掘业中煤矿机械领域。本项目突破煤矿采掘装备领域普遍存在“理论无支撑、设计靠经验、验证靠现场、整体配套不协调、单机发展不均衡”等技术瓶颈,推动了综采工作面姿态协同控制、性能一体化系统控制的科技进步,取得重大经济效益,相关设计理论、方法、实验装置为综采工作面实现全面智能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主要科学技术内容:(1)实现了综采工作面综采装备的姿态协同控制。以实现综采装备自主运行为目标,研究采煤机滚筒自适应调高方法、液压支架顺序控制方法和刮板输送机自动对直控制方法,再根据装备各自控制特点和状态信息,实现采煤机、液压支架和刮板输送机的姿态协同控制。(2)实现了综采工作面综采装备的性能协同控制。以采煤机、刮板输送机速度为控制对象,据综采装备历史数据,对下一时间范围内的装备运行参数进行预测,根据预测结果,计算预测时间范围内的产量/能耗比指标,以产量-能耗比最大化为控制目标,实现综采装备的性能协同控制。(3)基于云平台的煤矿大型机电设备状态实时监测系统。建立了由开采作业区域、井下集控中心和地面调度中心构成的三级控制框架,形成了以工作面数据上传云端控制、远程监控集中控制、电液控系统、红外感知功能和惯导系统为核心的成套智能化开采监测系统。 授权专利情况:授权发明专利14 项,其中,国际专利4 项,国内专利10 项,专利受理13项,发表论文31 篇,其中,SCI 检索5 篇,EI 检索9 篇,形成行业标准4 项。培养博士后4 人,硕、博士20 余人。 应用推广及效益:项目成果已在中天合创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国能蒙西等单位应用,项目进行了综采工作面一体化协同控制建设,为国家自然基金、省部级基金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数据支撑。依托本项目研究成果为企业累计生产效率提升20%,井下故障率降低10%,为企业累计新增销售额17.2551 亿元,实现新增利润4.1207 亿元。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6    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2030382号-1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四川省技术转移中心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