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90922]电力需求侧电能管理云服务平台关键技术及应用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能量转换与储存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电力需求侧处于电力系统的末端,具有地域分布广、节点规模大、设备种类多、网络连接多样、运行方式多变等鲜明特点,如何实现电力需求侧资源管理,提高终端能源使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保障电网安全运行,是智能电网建设中的难题。据统计,中国约有1200万个配电台区,数以亿计的用户需要通过电力需求侧管理,获得安全可靠、优质高效、透明开放的电能供应;此外,节能减排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只有降低企业的能源消耗,才能将“单位GDP能耗下降15%以上”十三五目标落到实处。为此,课题组以提升企业电能使用效率、实现智慧节能为目标,在发改委等十多项国家、部省级项目的资助下,在电力需求侧的能效监测与分析、电能治理、云服务平台研发等方面取得了突破。
(1)提出了电力需求侧能效监测与分析方法,构建了电力需求侧大数据基础计算及优化方法库,解决了电力需求侧大数据分析方法的适用性问题。通过采集用电设备能耗数据,分析用电设备的能耗,提供面向用户的远程能效诊断、能效测量、节能分析与智能评估,实现面向节能的智能化双向互动用户管理与服务体系,提升电能服务的智能化、交互性水平,以达到需求侧能效管理的目标。
(2)提出了电力需求侧优化用电与电能治理策略,按照“运行管理与控制-设备优化配置-电网结构优化”先后顺序,实现需求侧低电压、无功功率不足/过补、三相不平衡、谐波等"电能质量"问题的综合治理,有效解决长期存在的供电可靠性低、电能质量差、电价收费不透明等一系列社会敏感的民生问题。
(3)创建了基于共享信息的需求侧电能管理体系,开发了基于多维数据统一的全站一体化信息平台和顺序控制、远程浏览、告警直传、图模同步等高级应用,促进企业电能运营的自组织、自适应分析决策和站网协同互动,推动电能由“可视化管理”向“能耗审计、节电潜力评估、配网优化,节能方案生成”等方式转变。
该项目创建了国内首家“中国电能服务网http://www.cn95598.com”,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8件,实用新型专利11件,申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1项,发表学术论文34篇(SCI/EI检索16篇)。发明的电能管理云服务平台已成功推向社会,经济效益显著,据入网的5105家用户数据分析,近2年来,新增销售额2.9亿元,新增利润5859万元,对中国电力需求侧电能管理水平起到提升和推动作用。项目成果经中国机械工业协会鉴定:项目的整体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第三方电能服务模式”和“基于用电水平自动评价技术实现的需求侧电能主动管理模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项目成果已经在长三角、珠三角等三十多个市(区)得到广泛应用,彰显中国电力服务“三农”、服务“民生”的社会责任。
电力需求侧处于电力系统的末端,具有地域分布广、节点规模大、设备种类多、网络连接多样、运行方式多变等鲜明特点,如何实现电力需求侧资源管理,提高终端能源使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保障电网安全运行,是智能电网建设中的难题。据统计,中国约有1200万个配电台区,数以亿计的用户需要通过电力需求侧管理,获得安全可靠、优质高效、透明开放的电能供应;此外,节能减排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只有降低企业的能源消耗,才能将“单位GDP能耗下降15%以上”十三五目标落到实处。为此,课题组以提升企业电能使用效率、实现智慧节能为目标,在发改委等十多项国家、部省级项目的资助下,在电力需求侧的能效监测与分析、电能治理、云服务平台研发等方面取得了突破。
(1)提出了电力需求侧能效监测与分析方法,构建了电力需求侧大数据基础计算及优化方法库,解决了电力需求侧大数据分析方法的适用性问题。通过采集用电设备能耗数据,分析用电设备的能耗,提供面向用户的远程能效诊断、能效测量、节能分析与智能评估,实现面向节能的智能化双向互动用户管理与服务体系,提升电能服务的智能化、交互性水平,以达到需求侧能效管理的目标。
(2)提出了电力需求侧优化用电与电能治理策略,按照“运行管理与控制-设备优化配置-电网结构优化”先后顺序,实现需求侧低电压、无功功率不足/过补、三相不平衡、谐波等"电能质量"问题的综合治理,有效解决长期存在的供电可靠性低、电能质量差、电价收费不透明等一系列社会敏感的民生问题。
(3)创建了基于共享信息的需求侧电能管理体系,开发了基于多维数据统一的全站一体化信息平台和顺序控制、远程浏览、告警直传、图模同步等高级应用,促进企业电能运营的自组织、自适应分析决策和站网协同互动,推动电能由“可视化管理”向“能耗审计、节电潜力评估、配网优化,节能方案生成”等方式转变。
该项目创建了国内首家“中国电能服务网http://www.cn95598.com”,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8件,实用新型专利11件,申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1项,发表学术论文34篇(SCI/EI检索16篇)。发明的电能管理云服务平台已成功推向社会,经济效益显著,据入网的5105家用户数据分析,近2年来,新增销售额2.9亿元,新增利润5859万元,对中国电力需求侧电能管理水平起到提升和推动作用。项目成果经中国机械工业协会鉴定:项目的整体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第三方电能服务模式”和“基于用电水平自动评价技术实现的需求侧电能主动管理模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项目成果已经在长三角、珠三角等三十多个市(区)得到广泛应用,彰显中国电力服务“三农”、服务“民生”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