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1678581]高性能谐振式传感器设计与实现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电子元器件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
收藏
|

技术详细介绍

项目来源于国家航计联和“863”科技计划项目,研究的高性能谐振式传感器主要包括压电激励谐振筒压力传感器与谐振式科氏质量流量传感器,是集机械、材料、电子、控制等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产品。  针对制约谐振筒压力传感器环境适应性的技术瓶颈,发明了主动抑制外界干扰的正交隔振和波节隔振解耦方法;针对制约谐振筒压力传感器精度与稳定性的技术瓶颈,设计了低应力旋拉工艺,研制了非标设备,突破了薄壁谐振筒表面处理、热处理与形位参数精确控制的关键技术;提出了传感器闭环系统自适应动态相位跟踪与幅值增益主动控制方法。研制出0.005﹪FS~0.02﹪FS高精度低功耗(75mW)压电激励谐振筒传感器,使军机测高精度由1﹪提高到0.05﹪,并发明了快速准确评估谐振筒特性的方法与试验装置。  针对谐振式科氏质量流量传感器设计的关键技术,提出了一种一体化设计方法,优化设计了测量管振动形态、检测点位置;自主研制了传感器专用解算单元的厚膜电路,实现了传感器全数字闭环系统和基于FFT与互相关检测方法的解算系统,提高了传感器的稳定性、可靠性和检测精度,并使测量气液两相流含气量可达到12﹪,超过国际目前同类产品只能测量含气10﹪的技术水平;建立了传感器的动态数学模型,设计了在线动态数字补偿滤波方法,提升了传感器的动态性能;研制了低应力弹性弯管工艺技术与装备。  项目研制的谐振筒压力传感器批量装备了现役军机,实现了我国高度分层与国际接轨;在矿井井下通风参数测试、压力校准、航空机载等领域广泛应用,并出口国外。  项目研制的谐振式科氏质量流量传感器,已形成了产品的系列化、规模化,并建立了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研制的类直管型科氏质量流量传感器以其低压力损失的特点可作为压缩天然气(CNG)加气机计量的核心部件,已得到广泛应用。已实现部分产品替代进口,打破国际品牌在高端质量流量传感器垄断的局面,为国家能源、重化工等领域提供了可靠的、高性能测量仪表,确保重大装备安全可靠运行做出贡献。
项目来源于国家航计联和“863”科技计划项目,研究的高性能谐振式传感器主要包括压电激励谐振筒压力传感器与谐振式科氏质量流量传感器,是集机械、材料、电子、控制等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产品。  针对制约谐振筒压力传感器环境适应性的技术瓶颈,发明了主动抑制外界干扰的正交隔振和波节隔振解耦方法;针对制约谐振筒压力传感器精度与稳定性的技术瓶颈,设计了低应力旋拉工艺,研制了非标设备,突破了薄壁谐振筒表面处理、热处理与形位参数精确控制的关键技术;提出了传感器闭环系统自适应动态相位跟踪与幅值增益主动控制方法。研制出0.005﹪FS~0.02﹪FS高精度低功耗(75mW)压电激励谐振筒传感器,使军机测高精度由1﹪提高到0.05﹪,并发明了快速准确评估谐振筒特性的方法与试验装置。  针对谐振式科氏质量流量传感器设计的关键技术,提出了一种一体化设计方法,优化设计了测量管振动形态、检测点位置;自主研制了传感器专用解算单元的厚膜电路,实现了传感器全数字闭环系统和基于FFT与互相关检测方法的解算系统,提高了传感器的稳定性、可靠性和检测精度,并使测量气液两相流含气量可达到12﹪,超过国际目前同类产品只能测量含气10﹪的技术水平;建立了传感器的动态数学模型,设计了在线动态数字补偿滤波方法,提升了传感器的动态性能;研制了低应力弹性弯管工艺技术与装备。  项目研制的谐振筒压力传感器批量装备了现役军机,实现了我国高度分层与国际接轨;在矿井井下通风参数测试、压力校准、航空机载等领域广泛应用,并出口国外。  项目研制的谐振式科氏质量流量传感器,已形成了产品的系列化、规模化,并建立了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研制的类直管型科氏质量流量传感器以其低压力损失的特点可作为压缩天然气(CNG)加气机计量的核心部件,已得到广泛应用。已实现部分产品替代进口,打破国际品牌在高端质量流量传感器垄断的局面,为国家能源、重化工等领域提供了可靠的、高性能测量仪表,确保重大装备安全可靠运行做出贡献。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6    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2030382号-1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四川省技术转移中心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