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详细介绍
1.作用意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等规定,废机油、柴油、重油等均属于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废机油严禁随意买卖,必须交由有资质的废油处理企业来处理,同时废矿物油中又含有90%以上的可回收基础油。因此废矿物油的再生回收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符合国家环保与节能政策需求。 2.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 应用领域:可广泛应用于废机油、柴油、重油等再生领域,也可以应用于化工分离、制药分离、生物提取等领域,技术辐射能力强。 核心技术原理:氮气循环气提法的理论基础是气液相平衡和传质速度理论。废机油原料经过机械过滤器处理后,加入筛选的絮凝剂,并静置分层,分掉部分水份和水溶性杂质。然后经过真空降膜水蒸气吹脱汽柴油后,采用氮气循环汽提的方式,把废机油中的70-80%基础油汽提出来。在气液混杂的气提塔内,加入一定比例的预热氮气,使溶质组分的气相分压低于该组分在溶液中的气液平衡分压,从而将溶质组分从溶液中脱离,进到气相中,产生液质到气质的物质传导。最后经过白土吸附或者加氢精制脱色、脱杂质得到国家三类基础油产品。 3.性能指标 该工艺完成废机油、废矿物油中基础油的提取,操作温度低于物料实际沸点,基础油收率≥75%,提取过程的热损伤≤15%。 4.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比较 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L13出具查新报告:国内未见其他与该查新项目综合技术特点完全相同的文献报道。 5.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 氮气循环气提法废机油再生工艺包括:机械过滤处理、真空降膜水蒸气吹脱处理、氮气循环汽提、加氢精制脱色、脱杂质,得到国家三类基础油产品。基础油收率≥75%,提取过程的热损伤≤15%。该工艺操作温度低于物料实际沸点,物料受热时间短,以氮气为加热介质,比之传统的蒸馏法较为温和,适用于热敏物质分离。该工艺采用氮气作为传热传质载气,氮气为惰性气体,安全无毒无害,不会发生化学反应。该具有较强的创造性,技术水平在废矿物油再生领域处于国内领先。
1.作用意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等规定,废机油、柴油、重油等均属于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废机油严禁随意买卖,必须交由有资质的废油处理企业来处理,同时废矿物油中又含有90%以上的可回收基础油。因此废矿物油的再生回收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符合国家环保与节能政策需求。 2.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 应用领域:可广泛应用于废机油、柴油、重油等再生领域,也可以应用于化工分离、制药分离、生物提取等领域,技术辐射能力强。 核心技术原理:氮气循环气提法的理论基础是气液相平衡和传质速度理论。废机油原料经过机械过滤器处理后,加入筛选的絮凝剂,并静置分层,分掉部分水份和水溶性杂质。然后经过真空降膜水蒸气吹脱汽柴油后,采用氮气循环汽提的方式,把废机油中的70-80%基础油汽提出来。在气液混杂的气提塔内,加入一定比例的预热氮气,使溶质组分的气相分压低于该组分在溶液中的气液平衡分压,从而将溶质组分从溶液中脱离,进到气相中,产生液质到气质的物质传导。最后经过白土吸附或者加氢精制脱色、脱杂质得到国家三类基础油产品。 3.性能指标 该工艺完成废机油、废矿物油中基础油的提取,操作温度低于物料实际沸点,基础油收率≥75%,提取过程的热损伤≤15%。 4.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比较 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L13出具查新报告:国内未见其他与该查新项目综合技术特点完全相同的文献报道。 5.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 氮气循环气提法废机油再生工艺包括:机械过滤处理、真空降膜水蒸气吹脱处理、氮气循环汽提、加氢精制脱色、脱杂质,得到国家三类基础油产品。基础油收率≥75%,提取过程的热损伤≤15%。该工艺操作温度低于物料实际沸点,物料受热时间短,以氮气为加热介质,比之传统的蒸馏法较为温和,适用于热敏物质分离。该工艺采用氮气作为传热传质载气,氮气为惰性气体,安全无毒无害,不会发生化学反应。该具有较强的创造性,技术水平在废矿物油再生领域处于国内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