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158948]一种混合热力闭式回热循环热机发电装置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其他新能源

类型: 发明专利

技术成熟度: 正在研发

专利所属地:中国

专利号:ZL201110161363.X

交易方式: 技术转让 技术入股 技术转让

联系人: 8434311

进入空间

所在地:江苏无锡市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
收藏
|

技术详细介绍

本专利技术主要是针对现有太阳能光热利用的收集、转换、输出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如:存在供电的间断性、发电效率低、投资规模大、运行成本高、回收周期长、占地面积广、城市化应用推广难等,以及传统火电系统高耗能、高污染等环保问题背景下而作出的技术创新。众所周知,现有斯特林热机无论是以太阳能聚光集热,还是以燃料燃烧作为热源的热机,都只有一个受热界面,本专利技术创造性地采用内、外双界面受热方式,既可单界面应用,又可双界面同时受热。在阳光热源不足时,可开启燃料能,从内测加热另一界面吸热,同时将热能扩散传递至动力头部的工质管,由于采用新型耐高温陶瓷体复合微米级蜂窝孔耦合耐高温复合体涂层作为界面受热板材,集热和热扩散、热平衡机理功效大增。而动力头部的工质管受热体布置在双界面中间,形成夹心的“汉堡式”,解决了聚光太阳能高温堆受热头部的热均衡性,防止“烧坏”现象的产生,从而延长了使用寿命。双热源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实现按热值需要自动管控,加上强力冷却和磁能回缩机构的有效配合,能源利用率得到极大提高,由于上述众多核心技术,由此实现了本项目电力的24小时稳态供应以及额外热能的供应。

  本专利技术占地面积小,投资成本低,可根据设计发电量单台或多台应用,对于城市电力系统补充供电或额定辅助供电应用具有较好的匹配性。
本专利技术主要是针对现有太阳能光热利用的收集、转换、输出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如:存在供电的间断性、发电效率低、投资规模大、运行成本高、回收周期长、占地面积广、城市化应用推广难等,以及传统火电系统高耗能、高污染等环保问题背景下而作出的技术创新。众所周知,现有斯特林热机无论是以太阳能聚光集热,还是以燃料燃烧作为热源的热机,都只有一个受热界面,本专利技术创造性地采用内、外双界面受热方式,既可单界面应用,又可双界面同时受热。在阳光热源不足时,可开启燃料能,从内测加热另一界面吸热,同时将热能扩散传递至动力头部的工质管,由于采用新型耐高温陶瓷体复合微米级蜂窝孔耦合耐高温复合体涂层作为界面受热板材,集热和热扩散、热平衡机理功效大增。而动力头部的工质管受热体布置在双界面中间,形成夹心的“汉堡式”,解决了聚光太阳能高温堆受热头部的热均衡性,防止“烧坏”现象的产生,从而延长了使用寿命。双热源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实现按热值需要自动管控,加上强力冷却和磁能回缩机构的有效配合,能源利用率得到极大提高,由于上述众多核心技术,由此实现了本项目电力的24小时稳态供应以及额外热能的供应。

  本专利技术占地面积小,投资成本低,可根据设计发电量单台或多台应用,对于城市电力系统补充供电或额定辅助供电应用具有较好的匹配性。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6    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2030382号-1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四川省技术转移中心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