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生命安全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中将饮用水安全保障及关键技术列为重点发展领域,其中自来水中消毒副产物(DBPs)的控制便是其中重要内容之一。DBPs是因消毒剂(主要是氯)与水体中的有机物反应而形成的。目前存在量最大或检出率最高的DBPs有三卤甲烷、卤乙酸、卤乙腈、卤代酮、卤代硝基甲烷等。饮用水中DBPs的存在,对人体健康构成了很大的威胁。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氯化DBPs可以使居民罹患胃癌、胰腺癌、肾癌、膀肤癌、直肠癌等的危险性明显增高,同时还与自发流产、出生缺陷的发生有关。因此如何加强饮用水DBPs的有效监管成了业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
供水系统中DBPs的监测分析,除了要用相对昂贵的仪器GC或GC/MS外,还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前处理,测起来费时费力。因此本研究室针对这一问题,利用DBPs形成与当地水质参数、消毒条件之间的关系,利用计算机软件,建立DBPs预测模型。这不仅为水务工作者和政府相关决策提供依据,为DBPs的有效监管提供理论指导,而且,预测模型的建立,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监测DBPs时复杂的采样、前处理过程,减少了有毒有害溶剂的使用,这也将给水务工作者带来很大方便,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的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目前此技术已经成功用于太湖钱塘江水源水形成卤代硝基甲烷的预测。
Copyright © 2016 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2030382号-1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四川省技术转移中心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