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纳米山茱萸种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提取方法
一、发明创造简介:
拟申请专利利用响应曲面法优化超声提取山茱萸种a-普通糖苷酶抑制剂的工艺条件,借助实验设计软件Design-Expert,采用中心组合设计对主要影响因子(超声温度、超声时间、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之间的单一和交互作用等进行研究,得出山茱萸降血糖成分(a-葡萄糖甘酶抑制剂)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充分利用资源,减少能源、溶剂等生产成本的消耗,进一步开发山茱萸种的将血糖成分提供依据。
二、创新点:
创新点:一:拟申请专利将山茱萸进行纳米级处理。1998年徐碧辉提出了"纳米中药"的概念。在传统实验时,中药材是直接过40目或60目筛子,得到的颗粒比较大,在提取过程中有效成分不易溶出或者溶出不完全,影响其药效且对药材也是一种浪费。采用纳米技术处理后,其目数单位可达到180万目,颗粒尺寸更小,更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针对本实验的数据,在相同的提取条件下,40目处理的山茱萸春体液对a-葡萄糖苷酶的IC50=131.16mg/L,/可见纳米技术处理对其有效成分的溶出具有非常大的作用。且目前还未见到与纳米有关的专利。
创新点:二:拟申请专利采用的响应曲面法是一种数学方法和统计方法相结合的实验优化方法,它通过近似构造一个具有明确表达形成的多项式来表达隐式功能函数,对受多个自变量影响的响应进行建模和分析,能以最经济方式,有效快速低确定多因子系统的最佳条件。中药在提取过程中常常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响应曲面优化法在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中,可以确定在一定范围内的任何试验点的预测值。
创新点:三:拟申请专利在试验中采用以PNPG为底物a-葡萄糖甘酶抑制剂微孔板高通量筛选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优化。在测抑制率的过程中,用酶标仪测定吸收值,并在适量增加酶用量的基础上使吸收值维持在1.6左右,由于吸收值增大,当加入不同浓度的抑制剂时吸收值得变化更明显,使抑制率的计算更精确。
三、发明的应用价值和市场前景:
提取工艺条件直接关系到提取物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和组成,是天然分离的首要环节对于下游工艺和最终产品的质量具有决定性意义。拟申请专利克服了传统方法的缺陷,具有实就验周期短,求得的回归方程精度高,并能同时研究几种因素间交互作用的等优点,可为提取山茱萸中的降血糖成分提供方便、快速、安全的技术手段,对山茱萸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Copyright © 2016 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2030382号-1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四川省技术转移中心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