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研究领域/方向:农业/病虫绿色防控。
成果简介:采用系统选育及逐代抗性监测方法,首次培育出双季茭白新品种龙茭2号,该品种抗长绿飞虱和胡麻斑病,中抗锈病和二化螟,且耐低温,其农艺性状明显好于亲本梭子茭和对照浙911,年产量比对照提高37.35~45.97%,秋茭采茭期可延迟1个月,该品种目前成为控制茭白主要有害生物发生和为害基数的主要手段。新品种龙茭2号的耐寒性明显好于亲本梭子茭和对照品种浙茭911,其茭株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和SOD活性对5℃以下的低温处理敏感,证明是茭白耐寒的重要生理基础。龙茭2号已通过"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同样,采用逐代抗性监测和系统培育相结合的办法,从‘浙991’中选育出抗胡麻斑病、长绿飞虱,中感锈病和二化螟的新品种‘余茭4号’,该品种高产、优质、抗病虫性,适合在山区和半山区种植。目前,本项目组和余姚、桐乡等农技中心合作,已培养出茭白抗性新品种3个,新品种7个。培育的茭白新品种在浙江、江苏、安徽等地推广面积达20余万亩,经济效益达2亿多元。该成果获2009年浙江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Copyright © 2016 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2030382号-1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四川省技术转移中心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