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1501453]玉米播种技术与装备研究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农机用具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
收藏
|

技术详细介绍

针对黄淮海夏玉米区小麦收获后机械播种过程中存在的播种质量不稳定等技术难题,研制与收获机械相应配套的小型机械式、气吸式精量播种机的关键技术设备,开发适合秸秆覆盖地的苗带清理技术,突破秸秆对播种机开沟器的拥堵,突破气吸式玉米精量排种器和机械式玉米精量排种器,实现不同作业环境下播种精度的稳定控制;研究四杆仿形机构,实现播种深度一致性的有效控制,综合上述技术,开发适合黄淮海地区小麦秸秆覆盖条件下的玉米精量播种作业,改进完善播种机的整机性能,提高播种机的适应性和可靠性。根据整体设计情况,防拥堵、播深控制等难题解决情况,田间试验试验情况。研制出新型 开沟器防缠草装置,开沟犁前面安装一个由镇压轮驱动的开沟器防缠草装置,在残茬覆盖地上具有良好的防堵性能。设计出种肥一体开沟器,采取巧妙的结构,将肥料深施和种子着床用一个开沟器分层实现,从而更好的保证种肥距离、便于覆土、减少作业阻力、降低能耗。首代样机也采用了施肥开沟器和种肥开沟器前后布置的方式。从根本上解决了黄淮海小麦玉米轮作区小麦联合收获后免耕播种存在的麦草严重拥堵、播深极不稳定、连续性差、作业效率低等一系列难题。十分有利于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有利于农机农艺相结合,可成为提高玉米机械化水平的关键装备。新装备的研发,符合国家“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要求,对提升我国免耕播种机械技术水平、推动玉米产业自主发展、促进农业增产增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该机具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1、选用的株距调节器,在4000-5000株范围内档数太少,不太符合要求,应增加档数,同时提高调节方便性。2、作业时机手总是担心播种机运行状况,经常要回头观察。应设置监控装置,及时提示机手或让机手能够实时,方便观察。
针对黄淮海夏玉米区小麦收获后机械播种过程中存在的播种质量不稳定等技术难题,研制与收获机械相应配套的小型机械式、气吸式精量播种机的关键技术设备,开发适合秸秆覆盖地的苗带清理技术,突破秸秆对播种机开沟器的拥堵,突破气吸式玉米精量排种器和机械式玉米精量排种器,实现不同作业环境下播种精度的稳定控制;研究四杆仿形机构,实现播种深度一致性的有效控制,综合上述技术,开发适合黄淮海地区小麦秸秆覆盖条件下的玉米精量播种作业,改进完善播种机的整机性能,提高播种机的适应性和可靠性。根据整体设计情况,防拥堵、播深控制等难题解决情况,田间试验试验情况。研制出新型 开沟器防缠草装置,开沟犁前面安装一个由镇压轮驱动的开沟器防缠草装置,在残茬覆盖地上具有良好的防堵性能。设计出种肥一体开沟器,采取巧妙的结构,将肥料深施和种子着床用一个开沟器分层实现,从而更好的保证种肥距离、便于覆土、减少作业阻力、降低能耗。首代样机也采用了施肥开沟器和种肥开沟器前后布置的方式。从根本上解决了黄淮海小麦玉米轮作区小麦联合收获后免耕播种存在的麦草严重拥堵、播深极不稳定、连续性差、作业效率低等一系列难题。十分有利于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有利于农机农艺相结合,可成为提高玉米机械化水平的关键装备。新装备的研发,符合国家“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要求,对提升我国免耕播种机械技术水平、推动玉米产业自主发展、促进农业增产增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该机具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1、选用的株距调节器,在4000-5000株范围内档数太少,不太符合要求,应增加档数,同时提高调节方便性。2、作业时机手总是担心播种机运行状况,经常要回头观察。应设置监控装置,及时提示机手或让机手能够实时,方便观察。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6    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2030382号-1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四川省技术转移中心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