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简介:
钛及钛合金具有密度低、比强度高、力学性能优良、耐腐蚀性好等优点,尤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生物医用领域尤其是人体硬组织修复、置换和介入治疗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目前,医用金属植入钛合金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因其弹性模量大大高于人体骨组织的弹性模量所引起的应力遮挡效应以及钛合金与骨组织结合不牢等原因引起的远期松动等,以人工髋关节为例,统计数据表明在使用金属材料的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后 10-15 年有高达 15-20%发生松脱等置换失败,不仅增加了患者二次手术的费用,而且将对人体形成很大的危害。因此,进一步改善其生物力学、生物化学和与人体组织细胞结合的相容性,保证远期植入效果是目前迫切的要求。由于生物医用金属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特征是与其表面的结构、物理和化学特征密切相关的,通过对生物医用金属材料有效的表面结构改性和修饰就有可能改善它们的生物相容性。
创新性、先进性:
基于大塑性变形原理获得的纳米表面结构使生物医用钛在生物力学、生物相容性及动物体内组织相容性等方面较普通钛有了很大的提升。
应用范围:
应用于生物金属材料及其各类植入医疗器械,如人工髋关节、指(趾)骨假体及固定板、口腔植入体、心血管用支架及固定材料等。
经济与社会效益:
据统计,2009 髋关节置换手术量约为 14 万,以进口假体占所有置换手术的 60%来计算,大概在 2009 年使用的进口假体数目约为 84000,以每个假体价格约 3 万人民币来计算的话,则 2010 一年整个进口髋关节假体的市场销售额约为 25 亿人民币。而根据 Frost&Sullivan 研究结果显示,过去5 年内的髋关节假体置换手术以每年 15%的速度在增长,预测未来 3-5 年内的增长速度虽然会有所放缓,但是年增长率也会在 10%左右,未来髋关节假体市场非常巨大。相关成果如能实现医学转化,将改善目标植入器械的品质,提高国产品牌的竞争力,体现非常巨大的经济价值。
项目进展现状:
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的生物医用纳米钛材料及器械的开发,完成了具有复杂形状的人工髋关节等医疗器械的研发和制造。
Copyright © 2016 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2030382号-1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四川省技术转移中心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