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详细介绍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 配电网经济运行是实现电网节能降耗的主要途径,较早就引起供电部门和用电企业的重视。随着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开发,特别是高级应用软件逐步成熟应用,配电网实现了集中调度,但电网节能控制仍存在以下问题:①电网以阶段性静态运行和控制为主,没有实施动态节能控制。②电网运行被动的适应电网运行条件的变化,没有进行主动节能控制。以上问题严重影响配电网的节能效果。 注意到上述问题,本成果对配电网经济运行和节能控制进行了再研究,以提高配电网节能效果为目标,提出一系列配电网智能动态节能技术,并基于配网调度系统开发了相应的应用平台。该成果基于若干个省市节能重点项目和多个地区供电公司企业合作项目。 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1、技术原理 (1)配电网多尺度动态控制策略。根据系统运行控制周期,对配电网运行实施多尺度动态控制。通过多阶段动态规划,得到以月或日为周期的经济运行方式;基于电网实时运行状态,通过智能优化算法实现全网最优潮流和无功优化控制。通过专家决策系统来对上述控制模式进行协调和转换。 (2)配电网的主动节能控制方法。以保证系统安全运行为边界条件,以提高电网运行经济性为目标,综合利用配电的变压器运行方式调整、重构、无功补偿、负荷互动等可控技术手段,实现配电网的主动节能控制。 2、主要性能指标 (1)控制措施能够在现有配电网中实现 (2)运行约束和调度周期符合电力系统配电网安全运行导则 (3)软件模块能够与现有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对接,并能够在不同的地区配网调度系统上进行移植。 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1、提出配电网多时间周期节能控制策略,根据电网运行的控制周期特性,对配电网运行进行多时间周期多模式的全过程动态节能控制。 2、提出以节能为目标的、考虑自愈功能的配电网动态重构方法。基于负荷预测,建立具有自愈功能的配网动态重构的多阶段优化模型,研究基于智能优化技术的求解策略。 3、提出基于海量数据挖掘技术的配网参数辨识技术。通过数据挖掘提高变压器损耗特性参数的准确性,对配网残缺数据进行辨识和补充。 4、提出配电网连续与离散无功补偿相协调无功电压优化控制方法; 5、 提出基于配电网网荷互动技术的节能策略。对配网大用户进行负荷特性监测和节能分析,并用经济手段指导用户的用电行为; 6、基于图模一体化技术的应用软件平台开发。应用平台中使用了图形化的操作平台,图形化操作界面。 四、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基于本项研究开发的应用平台和软件模块已经成功用于铁岭、大连和通辽等供电公司配网自动化系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广泛的社会效益,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价值。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 配电网经济运行是实现电网节能降耗的主要途径,较早就引起供电部门和用电企业的重视。随着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开发,特别是高级应用软件逐步成熟应用,配电网实现了集中调度,但电网节能控制仍存在以下问题:①电网以阶段性静态运行和控制为主,没有实施动态节能控制。②电网运行被动的适应电网运行条件的变化,没有进行主动节能控制。以上问题严重影响配电网的节能效果。 注意到上述问题,本成果对配电网经济运行和节能控制进行了再研究,以提高配电网节能效果为目标,提出一系列配电网智能动态节能技术,并基于配网调度系统开发了相应的应用平台。该成果基于若干个省市节能重点项目和多个地区供电公司企业合作项目。 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1、技术原理 (1)配电网多尺度动态控制策略。根据系统运行控制周期,对配电网运行实施多尺度动态控制。通过多阶段动态规划,得到以月或日为周期的经济运行方式;基于电网实时运行状态,通过智能优化算法实现全网最优潮流和无功优化控制。通过专家决策系统来对上述控制模式进行协调和转换。 (2)配电网的主动节能控制方法。以保证系统安全运行为边界条件,以提高电网运行经济性为目标,综合利用配电的变压器运行方式调整、重构、无功补偿、负荷互动等可控技术手段,实现配电网的主动节能控制。 2、主要性能指标 (1)控制措施能够在现有配电网中实现 (2)运行约束和调度周期符合电力系统配电网安全运行导则 (3)软件模块能够与现有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对接,并能够在不同的地区配网调度系统上进行移植。 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1、提出配电网多时间周期节能控制策略,根据电网运行的控制周期特性,对配电网运行进行多时间周期多模式的全过程动态节能控制。 2、提出以节能为目标的、考虑自愈功能的配电网动态重构方法。基于负荷预测,建立具有自愈功能的配网动态重构的多阶段优化模型,研究基于智能优化技术的求解策略。 3、提出基于海量数据挖掘技术的配网参数辨识技术。通过数据挖掘提高变压器损耗特性参数的准确性,对配网残缺数据进行辨识和补充。 4、提出配电网连续与离散无功补偿相协调无功电压优化控制方法; 5、 提出基于配电网网荷互动技术的节能策略。对配网大用户进行负荷特性监测和节能分析,并用经济手段指导用户的用电行为; 6、基于图模一体化技术的应用软件平台开发。应用平台中使用了图形化的操作平台,图形化操作界面。 四、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基于本项研究开发的应用平台和软件模块已经成功用于铁岭、大连和通辽等供电公司配网自动化系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广泛的社会效益,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