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67824]旱作农田土壤水资源评价与调控利用技术研究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环境监测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该项目为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重点项目),编号为102102110145。课题针对河南省旱作农田土壤水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依据土壤质地、土壤类型、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地利用等情况,提出了河南省旱作农田土壤水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适合河南省旱作农田的土壤水调控利用模式,并开发了河南省旱作农田土壤水资源评价体系与调控利用地理信息系统,为河南省旱作农田土壤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高效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课题任务为研究确定旱作农田土壤水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土壤水资源调控利用模式,开发旱作农田土壤水资源评价体系与调控利用地理信息系统。 课题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根据河南省旱作农田土壤类型、土壤理化性质、土地利用划分,通过实地调查、资料分析和实地采集土壤剖面(2m)各层(20cm)的土壤样品,分析土壤机械组成、容重和有机质等,推导出了河南省所有旱作农田土壤水动力学参数;并结合土壤墒情监测和降雨量数据,推导出了土壤水储存量、土壤水最大次调节量、土壤水理论可利用量、土壤水理论无效库容、土壤水资源年补给量5个土壤水资源评价指标,为定量化评价旱作农田土壤水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 (2)在收集已有土壤水监测资料的基础上,采用点面结合,运用聚类分析和模糊综合指数法开展了河南省旱作农田土壤水资源评价研究,对河南省旱作农田土壤水资源进行了分区,符合河南省旱作农田实际情况。 (3)在系统研究土壤水资源调控利用技术及其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以土壤水资源全时空调控理论为指导,通过室内外试验和理论分析,综合研究各因素(土壤类型、地下水位埋深、降水量、土地利用等)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内在规律,建立了河南省旱作农田不同土壤水调控利用模式。
该项目为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重点项目),编号为102102110145。课题针对河南省旱作农田土壤水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依据土壤质地、土壤类型、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地利用等情况,提出了河南省旱作农田土壤水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适合河南省旱作农田的土壤水调控利用模式,并开发了河南省旱作农田土壤水资源评价体系与调控利用地理信息系统,为河南省旱作农田土壤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高效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课题任务为研究确定旱作农田土壤水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土壤水资源调控利用模式,开发旱作农田土壤水资源评价体系与调控利用地理信息系统。 课题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根据河南省旱作农田土壤类型、土壤理化性质、土地利用划分,通过实地调查、资料分析和实地采集土壤剖面(2m)各层(20cm)的土壤样品,分析土壤机械组成、容重和有机质等,推导出了河南省所有旱作农田土壤水动力学参数;并结合土壤墒情监测和降雨量数据,推导出了土壤水储存量、土壤水最大次调节量、土壤水理论可利用量、土壤水理论无效库容、土壤水资源年补给量5个土壤水资源评价指标,为定量化评价旱作农田土壤水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 (2)在收集已有土壤水监测资料的基础上,采用点面结合,运用聚类分析和模糊综合指数法开展了河南省旱作农田土壤水资源评价研究,对河南省旱作农田土壤水资源进行了分区,符合河南省旱作农田实际情况。 (3)在系统研究土壤水资源调控利用技术及其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以土壤水资源全时空调控理论为指导,通过室内外试验和理论分析,综合研究各因素(土壤类型、地下水位埋深、降水量、土地利用等)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内在规律,建立了河南省旱作农田不同土壤水调控利用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