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详细介绍
吡虫啉清洁生产工艺主要技术内容包括: (1)降低二聚环戊二烯单耗。 ①二聚环戊二烯裂解采用“低温气化—高温裂解—精馏”工艺,减少结焦。 ②中Ⅲ裂解环戊二烯尾气采用大传热面积换热器水冷、冷冻盐水两节冷却工艺回收,减少环戊二烯气体排放; (2)2-氰乙基-5-降冰片烯-2-醛(简称中Ⅱ)加成后的中和洗涤工艺改造。 ①中和工艺改造。5-降冰片烯-2-醛与丙烯腈加成反应结束、用盐酸中和后,不直接用饱和盐水洗涤,而采用先静置排水,再用饱和盐水洗涤的方法。中和后分水经蒸馏后用于环合工序氯化氢尾气吸收,同时产生少量的废渣。 ②饱和盐水洗涤工艺改造。饱和盐水洗涤仍采用两次洗涤法,但把第二次洗涤后的废盐水作为下一批的第一次洗涤盐水使用,第一次洗涤后的废盐水经“粉状活性炭吸附—混凝沉淀—精密过滤”工艺处理后作为下一批的第二次洗涤用水; (3)2-氯-5-氯甲基吡啶(简称CCMP)合成环合芳化后的水解、水洗工艺改造及废水资源化。 ①将水洗废水作为水解工序用水。 ②水解废水精馏回收馏分水、DMF,实现水和DMF的循环利用,副产磷酸氢二钠。 ③CCMP环合氯化氢废气采用“三级水吸收”工艺副产盐酸,作为中Ⅱ中和用酸,废气吸收用水为中Ⅱ中和后分水蒸馏得到的馏分水; (4)吡虫啉缩合废水资源化。 ①树脂吸附回收废水中的咪唑烷。 ②树脂吸附后的废水蒸馏回收水和丁酮,同时产生少量的废渣,实现水的循环利用、丁酮和咪唑烷回收; (5)水喷射真空泵废水循环套用。水喷射真空泵用水占吡虫啉生产用水的90﹪左右,采用专池收集、冷却、隔油、中和沉淀,循环使用,不外排。获授权发明专利1项:吡虫啉生产中缩合废水的治理及其咪唑烷的资源化回收方法,证书号第449728号,2008.12.3。 主要技术指标:环戊二烯回收率52.6﹪、 DMF回收率61.6﹪、咪唑烷回收率85﹪、食盐回收率90﹪以上、吨产品废水减排放100m3以上。 主要经济指标:吨产品成本降低12000元以上。 应用推广及效益情况: ①阜宁联利农化有限公司2008年6月试生产,三年累计节支1560.6万元,节水14万m3; ②盐城利民农化有限公司2008年12月试生产,两年累计节支790万元,节水7万m3。
吡虫啉清洁生产工艺主要技术内容包括: (1)降低二聚环戊二烯单耗。 ①二聚环戊二烯裂解采用“低温气化—高温裂解—精馏”工艺,减少结焦。 ②中Ⅲ裂解环戊二烯尾气采用大传热面积换热器水冷、冷冻盐水两节冷却工艺回收,减少环戊二烯气体排放; (2)2-氰乙基-5-降冰片烯-2-醛(简称中Ⅱ)加成后的中和洗涤工艺改造。 ①中和工艺改造。5-降冰片烯-2-醛与丙烯腈加成反应结束、用盐酸中和后,不直接用饱和盐水洗涤,而采用先静置排水,再用饱和盐水洗涤的方法。中和后分水经蒸馏后用于环合工序氯化氢尾气吸收,同时产生少量的废渣。 ②饱和盐水洗涤工艺改造。饱和盐水洗涤仍采用两次洗涤法,但把第二次洗涤后的废盐水作为下一批的第一次洗涤盐水使用,第一次洗涤后的废盐水经“粉状活性炭吸附—混凝沉淀—精密过滤”工艺处理后作为下一批的第二次洗涤用水; (3)2-氯-5-氯甲基吡啶(简称CCMP)合成环合芳化后的水解、水洗工艺改造及废水资源化。 ①将水洗废水作为水解工序用水。 ②水解废水精馏回收馏分水、DMF,实现水和DMF的循环利用,副产磷酸氢二钠。 ③CCMP环合氯化氢废气采用“三级水吸收”工艺副产盐酸,作为中Ⅱ中和用酸,废气吸收用水为中Ⅱ中和后分水蒸馏得到的馏分水; (4)吡虫啉缩合废水资源化。 ①树脂吸附回收废水中的咪唑烷。 ②树脂吸附后的废水蒸馏回收水和丁酮,同时产生少量的废渣,实现水的循环利用、丁酮和咪唑烷回收; (5)水喷射真空泵废水循环套用。水喷射真空泵用水占吡虫啉生产用水的90﹪左右,采用专池收集、冷却、隔油、中和沉淀,循环使用,不外排。获授权发明专利1项:吡虫啉生产中缩合废水的治理及其咪唑烷的资源化回收方法,证书号第449728号,2008.12.3。 主要技术指标:环戊二烯回收率52.6﹪、 DMF回收率61.6﹪、咪唑烷回收率85﹪、食盐回收率90﹪以上、吨产品废水减排放100m3以上。 主要经济指标:吨产品成本降低12000元以上。 应用推广及效益情况: ①阜宁联利农化有限公司2008年6月试生产,三年累计节支1560.6万元,节水14万m3; ②盐城利民农化有限公司2008年12月试生产,两年累计节支790万元,节水7万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