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1365947]外来植物黄顶菊的入侵风险性评估研究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环境监测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
收藏
|

技术详细介绍

该课题利用野外调查、室内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多个角度对黄顶菊的入侵进行了风险性评估,得出黄顶菊的风险系数R=63.5(>61),属于严格禁止进入或野外释放的物种。从细胞学角度分析探讨了黄顶菊入侵我国后染色体数目及行为,表明入侵后的黄顶菊染色体数目还没有发生变异,还没和本土植物发生杂交,在进化程度上属于较进化类型。野外调查发现,黄顶菊的入侵造成5种生境下物种丰富度指数下降显著。从生理生态学角度研究了黄顶菊化感作用。黄顶菊对小麦、玉米、绿豆、三叶草、苋菜、狗尾草等都存在化感作用,不同生境、不同时间化感效应不同。  课题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多项研究空白,为预防黄顶菊向其它地区扩散及对黄顶菊的综合治理提供了理论指导,同时为当地带来可观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
该课题利用野外调查、室内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多个角度对黄顶菊的入侵进行了风险性评估,得出黄顶菊的风险系数R=63.5(>61),属于严格禁止进入或野外释放的物种。从细胞学角度分析探讨了黄顶菊入侵我国后染色体数目及行为,表明入侵后的黄顶菊染色体数目还没有发生变异,还没和本土植物发生杂交,在进化程度上属于较进化类型。野外调查发现,黄顶菊的入侵造成5种生境下物种丰富度指数下降显著。从生理生态学角度研究了黄顶菊化感作用。黄顶菊对小麦、玉米、绿豆、三叶草、苋菜、狗尾草等都存在化感作用,不同生境、不同时间化感效应不同。  课题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多项研究空白,为预防黄顶菊向其它地区扩散及对黄顶菊的综合治理提供了理论指导,同时为当地带来可观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6    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2030382号-1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四川省技术转移中心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