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1348753]铁路车载信息高可靠采集和传输技术与应用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铁路运输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
收藏
|

技术详细介绍

该项技术的研究得到了国家863项目“基于国产Linux的铁路行业信息化安全平台研究”(2004AA1Z2050)的支持,是该研究课题的部分研究内容,主要解决铁路车载信息的基于公共无线网络车地通信的安全隔离问题。一方面要实现铁路列车车载信息的可靠和安全的采集,另一方面要实现基于无线移动网络的车地实时通信。  该项技术借鉴了安全计算机设计原理及相关标准,以成本较低、性能优越的嵌入式处理器为核心,构建多处理器的高可靠硬件平台,通过安全隔离、多路冗余、自检、互检等技术,解决了车载信息采集传输设备对车载信息系统安全防护、自身工作的高可靠性,以及远程监测管理的问题。此外,面向高速运行列车的可靠性通信技术的研究,保证了车载信息的及时下传。该技术主要应用于铁路机车、车辆和动车组车载信息的安全和可靠的采集及传输,为铁路有关部门及时了解在途列车的安全状态、及时发现故障隐患、避免事故的发生、避免或减少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提供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经济实用的设备。  该项技术主要包括:  1.设计了具有安全隔离功能、互为热备的数据采集与传输通道,从物理层上提供了安全性和可靠性保障;  2.设计了高效的多处理器协同自检、同步备份机制,采用基于硬件认证的协议加密技术,实现了高安全性的远程管理,使系统具有较强的容错、纠错、可控、可管理的能力;  3.设计多级探测与快速连接、重要数据缓存和传输确认机制,很好地解决了网络环境不稳定情况下的可靠通信问题。  主要技术指标:  1.符合铁道部车载电子设备的有关标准(TB/T 3021-2001,TB/T 3058-2002,TB/T 3034-2002等),通过了铁道部认可实验室的电磁兼容测试及车载电子设备的各项测试,满足在列车上长期使用要求;  2.具有RS-232/422/485、以太网、电流环等多种接口,覆盖了目前铁路车载系统的通信接口形式;  3.可存储检测数据60天以上,并可扩展;  4.具有GPRS、WLAN和有线接口,实现多种形式的信息下载;  5.利用GPRS通信可以达到每20秒下载一批数据,满足实时监测要求;  6.两路通道切换的时间小于500ms。
该项技术的研究得到了国家863项目“基于国产Linux的铁路行业信息化安全平台研究”(2004AA1Z2050)的支持,是该研究课题的部分研究内容,主要解决铁路车载信息的基于公共无线网络车地通信的安全隔离问题。一方面要实现铁路列车车载信息的可靠和安全的采集,另一方面要实现基于无线移动网络的车地实时通信。  该项技术借鉴了安全计算机设计原理及相关标准,以成本较低、性能优越的嵌入式处理器为核心,构建多处理器的高可靠硬件平台,通过安全隔离、多路冗余、自检、互检等技术,解决了车载信息采集传输设备对车载信息系统安全防护、自身工作的高可靠性,以及远程监测管理的问题。此外,面向高速运行列车的可靠性通信技术的研究,保证了车载信息的及时下传。该技术主要应用于铁路机车、车辆和动车组车载信息的安全和可靠的采集及传输,为铁路有关部门及时了解在途列车的安全状态、及时发现故障隐患、避免事故的发生、避免或减少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提供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经济实用的设备。  该项技术主要包括:  1.设计了具有安全隔离功能、互为热备的数据采集与传输通道,从物理层上提供了安全性和可靠性保障;  2.设计了高效的多处理器协同自检、同步备份机制,采用基于硬件认证的协议加密技术,实现了高安全性的远程管理,使系统具有较强的容错、纠错、可控、可管理的能力;  3.设计多级探测与快速连接、重要数据缓存和传输确认机制,很好地解决了网络环境不稳定情况下的可靠通信问题。  主要技术指标:  1.符合铁道部车载电子设备的有关标准(TB/T 3021-2001,TB/T 3058-2002,TB/T 3034-2002等),通过了铁道部认可实验室的电磁兼容测试及车载电子设备的各项测试,满足在列车上长期使用要求;  2.具有RS-232/422/485、以太网、电流环等多种接口,覆盖了目前铁路车载系统的通信接口形式;  3.可存储检测数据60天以上,并可扩展;  4.具有GPRS、WLAN和有线接口,实现多种形式的信息下载;  5.利用GPRS通信可以达到每20秒下载一批数据,满足实时监测要求;  6.两路通道切换的时间小于500ms。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6    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2030382号-1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四川省技术转移中心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