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本项目依托于河南省水土保持监督监测总站横向委托项目,该项目以豫西南坡耕地为研究对象,该项目实施后,能够为豫西南坡耕地综合治理提供科学指导。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河南省坡耕地综合调查研究本研究在专题调查的基础上,明确了河南省及豫西南坡耕地数量、特征及空间分布情况,与此同时,专题调查也明确了河南省坡耕地分布区坡耕地综合治理现状、水土流失现状及社会经济状况,为河南省及豫西南地区坡耕地综合治理提供了第一手材料。
(2)基于3S技术的县域坡耕地调查研究借助于3S技术,以Google Earth近期遥感影像为底图,进行图像处理后,进行人工目视解译耕地数据,运用相应地区DEM数据,叠加生成坡耕地坡度特征数据。生成了较为精确的县县域坡耕地地理信息。本研究提出了基于3S技术的县域坡耕地解译方法及过程。
(3)豫西南坡耕地类型区划研究根据豫西南自然地理条件,如地貌、土壤、地理位置等因素,对豫西南坡耕地进行了类型区划,为对豫西南坡耕地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理方法提供了科学依据。
(4)豫西南坡耕地综合治理措施及技术研究本研究提出了豫西南坡耕地综合治理的技术及相关措施,主要包括坡耕地土壤改良措施,坡改梯梯田优化设计方法及梯田排水沟设计为豫西南坡耕地综合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5)豫西南坡耕地综合治理效益评价根据豫西南部分站点的观测数据,对坡耕地水土流失状况时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坡改梯能有效降低水土流失量,水土流失量随坡度的增长而增加。 本项目研究创新之处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明确了豫西南坡耕地数理、特征及空间分布情况; (2)根据影响坡耕地的自然因素,提出豫西南坡耕地类型区划方案; (3)提出了豫西南坡耕地不同类型区综合治理措施及相关技术,为豫西南坡耕地治理提供了方法。本研究结果有助于河南省特别是豫西南地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及河南省粮食安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由于坡耕地治理涉及到许多方面的问题,有些问题还有待进行一步研究,如坡耕地综合治理模式等问题。这些问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开展研究。
Copyright © 2016 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2030382号-1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四川省技术转移中心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