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本项目属于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和新能源技术领域。
近年来,世界风电机组装机容量以每年30%左右的速度增长。
以中国为例,到2014年6月,风电装机容量已接近1亿千瓦,其已成为继火电、水电之后的第三大电源。
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以来,随着风电接入电力系统以及智能电网的发展,传统电力系统的可靠性理论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主要包括:风速模型以及对可靠性的影响、变流器及风电机组和风电场的可靠性、智能电网WARMS系统的可靠性、风电场优化以及可靠性等值技术等。
因此,对含风电智能电网进行可靠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实用价值。
本项目结合国家风电发展的重大需求,在国家项目资助下,以解决含风电电力系统可靠性相关应用基础问题为目标,开展系列创新工作,主要科学发现如下:
1、根据风速概率分布、风电转换关系及概率理论,建立风电场等值容量的解析积分模型,通过积分运算建立等值容量、风电场可靠性性能等的解析模型,发现风电机组与风源的优化匹配方法;
2、分析风速序列的自相关性、互相关性的时域特性、空间特性,建立基于时移法、核密度估计方法等的多风电场风速联合概率分布模型和时移模型,进而建立多风电场可靠性模型;
3、建立变流器、风电转换系统可靠性模型,以及风电场投资和停电损失等费用模型;建立风电机组最优配置数学模型及其求解算法,并通过最优风电场等值容量、风电场可靠性影响机理分析,降低计算复杂性;
4、将WAMS分解为PMUs、局部通信网、主干通信网络及控制等部分,分别建立其可靠性评估的故障树模型,进而形成WAMS的可靠性等效模型,为含WAMS的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提供基础;
5、考虑元件类型全面性,基于等值前后潮流、灵敏度和功率转移特性的一致性,分别建立了针对节点、支路、电网和风电场的外网静态等值方法,能有效保留外网影响,为含风电场智能电网可靠性等值奠定了理论基础。
Copyright © 2016 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2030382号-1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四川省技术转移中心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