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130932]无静耗电磁阀(专利号:201210003922.9)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阀门

类型: 发明专利

技术成熟度: 正在研发

专利所属地:中国

专利号:201210003922.9

交易方式: 技术转让 技术转让 技术入股 技术转让

联系人: 屈百达

进入空间

所在地:江苏无锡市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
收藏
|

技术详细介绍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液压系统控制器件,具体地说是一种开关电磁阀。 随着能源紧缺问题日益严重,气、液压系统控制器件的节能也就日益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对于大、中型轻、化工、石油等企业。目前,几乎所有电磁阀均由电磁铁驱动动作并保持,不论常开还是常闭型式,总有一个转换动作和一个状态需要电能消耗。而且,这种类型开关电磁阀的转换动作受到结构、弹簧、润滑等多种因素影响,工作可靠性很难长期保证;同时,这种类型的开关电磁阀不仅在工作中耗能,也有由于保持电流波动而造成开通、关断不彻底或开通不稳的隐患,而在许多应用场合,特别是低电压工作情况,这种通过耗能的强力保持,隐患更大。而在许多应用场合,这种通过耗能的强力保持大可不必。这意味着几乎全部静态能耗可以节省,这是个不可小觑的数字。因此,开发一种不需要强力保持、又能稳定在给定工作状态的无静耗电磁阀,具有重大技术、经济意义。 为减少电磁阀不必要的能耗,实现工作状态的稳定保持,提高电磁阀的工作效率,本发明提供一种不需要强力保持、又能稳定在给定工作状态的简单结构无静耗电磁阀。它利用驱动线圈对永久磁铁的电磁作用实现工作状态的快速转换,利用可滑移永久磁铁和阀芯外壁相对于滑缸套和阀套内壁的摩擦力实现工作状态的稳定保持。其阀体部为包括阀套、阀芯和连杆的执行主体结构,其驱动部为包括连杆、电路骨架、永磁体、滑缸腔、滑缸套、电磁线圈、电触点、电路接线室、接线端子的电磁驱动机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减少了不必要的静态能耗,实现了工作状态的稳定保持,灵活性好,适应性强,只需改变接线就可应用于不同的操控方式,同时提高了电磁阀的工作效率;同时,该方法可免除平衡或回复弹簧,从而使结构更加简单,加之其电、气、液隔离、动、静分离的结构特点使得产品不但工作可靠性高,而且易于标准化和批量生产。不仅该类领域大量需用,只要涉及类似用途,就有需求。市场宽广、商机可观。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液压系统控制器件,具体地说是一种开关电磁阀。 随着能源紧缺问题日益严重,气、液压系统控制器件的节能也就日益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对于大、中型轻、化工、石油等企业。目前,几乎所有电磁阀均由电磁铁驱动动作并保持,不论常开还是常闭型式,总有一个转换动作和一个状态需要电能消耗。而且,这种类型开关电磁阀的转换动作受到结构、弹簧、润滑等多种因素影响,工作可靠性很难长期保证;同时,这种类型的开关电磁阀不仅在工作中耗能,也有由于保持电流波动而造成开通、关断不彻底或开通不稳的隐患,而在许多应用场合,特别是低电压工作情况,这种通过耗能的强力保持,隐患更大。而在许多应用场合,这种通过耗能的强力保持大可不必。这意味着几乎全部静态能耗可以节省,这是个不可小觑的数字。因此,开发一种不需要强力保持、又能稳定在给定工作状态的无静耗电磁阀,具有重大技术、经济意义。 为减少电磁阀不必要的能耗,实现工作状态的稳定保持,提高电磁阀的工作效率,本发明提供一种不需要强力保持、又能稳定在给定工作状态的简单结构无静耗电磁阀。它利用驱动线圈对永久磁铁的电磁作用实现工作状态的快速转换,利用可滑移永久磁铁和阀芯外壁相对于滑缸套和阀套内壁的摩擦力实现工作状态的稳定保持。其阀体部为包括阀套、阀芯和连杆的执行主体结构,其驱动部为包括连杆、电路骨架、永磁体、滑缸腔、滑缸套、电磁线圈、电触点、电路接线室、接线端子的电磁驱动机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减少了不必要的静态能耗,实现了工作状态的稳定保持,灵活性好,适应性强,只需改变接线就可应用于不同的操控方式,同时提高了电磁阀的工作效率;同时,该方法可免除平衡或回复弹簧,从而使结构更加简单,加之其电、气、液隔离、动、静分离的结构特点使得产品不但工作可靠性高,而且易于标准化和批量生产。不仅该类领域大量需用,只要涉及类似用途,就有需求。市场宽广、商机可观。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6    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2030382号-1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四川省技术转移中心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