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1267631]果树病虫害安全防控药剂筛选及配套使用技术研究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农药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
收藏
|

技术详细介绍

果树生长周期长,常年受到多种病虫害的危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尽管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措施得以应用,但化学防治仍是当前防控病虫害发生不可取代的必要手段,具有效果好、见效快、广谱、使用方便等优点。

而在防治果树病虫害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普遍存在果农盲目选药、滥用农药、防治时期不当等诸多问题。

本课题从烟台农业实际需求出发,针对防治果树主要病虫害的药剂开展了大量室内外试验。

室内测明确了21种不同杀菌剂对苹果轮纹病菌、葡萄白腐病菌和炭疽病菌的毒力效果;开展了共计81个农药品种的田间药剂试验,筛选确定了适合果树病虫害安全防控的农药品种50个,并对19个新颖农药品种研究出了配套使用技术。

筛选出的药剂防效显著,其中86﹪的农药品种已得到大面积应用,14﹪为储备农药品种,丰富了防治果树病虫害药剂种类和增大了农药选择余地;新颖农药配套使用技术可让果农易于掌握这些农药的关键施用时期和使用技术。

研制开发了6种新型农药复配剂并申请6项国家发明专利,其中克菌丹苯醚甲环唑(ZL200710013632.1)、阿维菌素杀虫双(ZL200710033631.7)、吡唑醚菌酯多抗霉素(ZL200810014753.2)和吡唑醚菌酯福美双(ZL200810014754.7)4项组合物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不同作用机制农药制成的复配剂可避免或延缓病虫害抗药性的产生与发展。上述复配剂经田间桶混试验结果表明,可同时有效防控多种果树主要病虫害,其农药用量较果农常规桶混农药用量减少45﹪以上,取得了优于或相当于果农常规桶混用药的药效,而且减少了环境污染。

在明确上述农药使用范围和配套使用技术的基础上,根据果树病虫害发生规律和防治关键时期,优化组合不同农药品种,制定了翔实的、可操作性强的苹果、葡萄、大樱桃三种果树病虫害防控技术规程,用于防控果树主要病虫害取得了显著效果。较常规防治危害率均降低50﹪以上,减少农药用量30﹪以上,防控技术规程得到了大面积推广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在《果树学报》、《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植物保护》、《中国果树》、《农药》等中文期刊上发表论文30篇。

果树生长周期长,常年受到多种病虫害的危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尽管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措施得以应用,但化学防治仍是当前防控病虫害发生不可取代的必要手段,具有效果好、见效快、广谱、使用方便等优点。

而在防治果树病虫害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普遍存在果农盲目选药、滥用农药、防治时期不当等诸多问题。

本课题从烟台农业实际需求出发,针对防治果树主要病虫害的药剂开展了大量室内外试验。

室内测明确了21种不同杀菌剂对苹果轮纹病菌、葡萄白腐病菌和炭疽病菌的毒力效果;开展了共计81个农药品种的田间药剂试验,筛选确定了适合果树病虫害安全防控的农药品种50个,并对19个新颖农药品种研究出了配套使用技术。

筛选出的药剂防效显著,其中86﹪的农药品种已得到大面积应用,14﹪为储备农药品种,丰富了防治果树病虫害药剂种类和增大了农药选择余地;新颖农药配套使用技术可让果农易于掌握这些农药的关键施用时期和使用技术。

研制开发了6种新型农药复配剂并申请6项国家发明专利,其中克菌丹苯醚甲环唑(ZL200710013632.1)、阿维菌素杀虫双(ZL200710033631.7)、吡唑醚菌酯多抗霉素(ZL200810014753.2)和吡唑醚菌酯福美双(ZL200810014754.7)4项组合物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不同作用机制农药制成的复配剂可避免或延缓病虫害抗药性的产生与发展。上述复配剂经田间桶混试验结果表明,可同时有效防控多种果树主要病虫害,其农药用量较果农常规桶混农药用量减少45﹪以上,取得了优于或相当于果农常规桶混用药的药效,而且减少了环境污染。

在明确上述农药使用范围和配套使用技术的基础上,根据果树病虫害发生规律和防治关键时期,优化组合不同农药品种,制定了翔实的、可操作性强的苹果、葡萄、大樱桃三种果树病虫害防控技术规程,用于防控果树主要病虫害取得了显著效果。较常规防治危害率均降低50﹪以上,减少农药用量30﹪以上,防控技术规程得到了大面积推广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在《果树学报》、《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植物保护》、《中国果树》、《农药》等中文期刊上发表论文30篇。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6    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2030382号-1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四川省技术转移中心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