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电力系统运行方式的分析计算是调度部门的重要内容之一。
目前影响电力系统暂态分析准确度的三大问题是:动态等值、发电机控制器参数和负荷模型。
我们多年的理论研究以及华北东北联网的实践表明,负荷模型对系统电压稳定仿真的影响是绝对不可忽视的。
但目前全国许多电网在负荷模型的确定和参数的辨识上与实际情况相去甚远,亟需通过有效手段进行现场实测。
该项目的研究得到国家电力公司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目前,我校在动态负荷建模的理论和实用化研究方面的科研水平居国内领先地位。
其中相关研究1990年能源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8年国家电力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1998年华北电管局科技进步二等奖,1998年华中电管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同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2次。
该项目将结合电网实际进行研究。
具体内容是在具体电网中选定一些电压变化较大的典型负荷点(220kV末端变电站),将负荷特性记录装置安装到现场。
位于运行方式部门的中心站计算机,可与这些负荷特性记录装置进行通信。
该计算机应用实际采集数据,在负荷建模软件包中能够建立本电网的负荷模型。
同时,我们已经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合作完善了综合程序、BPA程序的负荷模型子程序库接口,从而使实现建立的模型能够用于稳定分析计算。该项技术已处于大规模推广阶段,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优良。
负荷模型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电网运行方式的计算与分析,关系到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性。其社会效益是无比巨大的。
目前,国家电力公司非常重视该项目的推广应用。该项目需要与网调、省调进行密切合作,方能取得圆满成功。
Copyright © 2016 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2030382号-1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四川省技术转移中心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