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1257800]一种用于酸价分析的蛋黄馏油的精制方法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食用油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
收藏
|

技术详细介绍

蛋黄馏油是蛋黄高温干馏后炼制的油状液体,近代关于蛋黄馏油中的主要成分国内国外进行了很多研究,尤其在探索鸡蛋“烧炭存性”物的强心成分时,发现其所含的生物碱成分哈尔满等有抗菌活性,这与蛋黄馏油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真菌所致的癣类皮肤病、湿疹、烧伤、静脉曲张性溃疡等症相符。

虽然蛋黄馏油的传统炮制方法简单,在我国已有 1400多年历史,但在炮制同时还易产生强致癌物质苯并芘,其颜色深、臭味异常,使其应用以及在有关质量分析时受到很大限制。因此,有必要对经高温炮制所得的蛋黄馏油进行进一步精制。

采用微波方法、减压蒸馏等方法设计了蛋黄馏油的新工艺。但这些方法存在改变传统炮制条件、精制过程复杂、产品纯度低等缺点。另外,高温处理后的蛋黄馏油颜色呈黑色,在酸价分析时颜色判断十分困难。当前测定油脂酸价主要是国标 (GB/T5009.37-2003) 规定的方法。该法通过滴定终点的颜色判断来计算酸价大小,由于深色油脂中本身的色素影响滴定终点颜色的判断,因此该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蛋黄馏油中含有脂肪酸和磷脂,比较容易乳化,使用破乳技术也使准确判断存在困难。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利用无毒无污染的二氧化碳作为提取溶剂,通过调节温度、压力和流量等操作参数,可以对成分复杂的混合物进行提取和分离,具有工艺简单、有效成分提取率高等特点,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属蛋黄馏油制备技术领域,为解决目前蛋黄馏油中强致癌物质苯并芘含量高、油脂颜色深难于进行酸价分析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酸价分析的蛋黄馏油的精制方法。

取高温干馏所得蛋黄馏油,加入吸附剂搅拌吸附后再将其置于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装置中,调节提取参数,得到精制蛋黄馏油产品。

所获得的精制蛋黄馏油颜色为黄色至浅黄色,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 65.0 ~75.0% ;哈尔满碱生物碱类含量可增加到 0.035 ~0.053%,有害成分苯丙芘含量可减少到 0.010 ~0.019%。

有害物质苯并芘去除率高,油脂颜色浅,可用于酸价分析,利于稳定质量,易于推广。

蛋黄馏油是蛋黄高温干馏后炼制的油状液体,近代关于蛋黄馏油中的主要成分国内国外进行了很多研究,尤其在探索鸡蛋“烧炭存性”物的强心成分时,发现其所含的生物碱成分哈尔满等有抗菌活性,这与蛋黄馏油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真菌所致的癣类皮肤病、湿疹、烧伤、静脉曲张性溃疡等症相符。

虽然蛋黄馏油的传统炮制方法简单,在我国已有 1400多年历史,但在炮制同时还易产生强致癌物质苯并芘,其颜色深、臭味异常,使其应用以及在有关质量分析时受到很大限制。因此,有必要对经高温炮制所得的蛋黄馏油进行进一步精制。

采用微波方法、减压蒸馏等方法设计了蛋黄馏油的新工艺。但这些方法存在改变传统炮制条件、精制过程复杂、产品纯度低等缺点。另外,高温处理后的蛋黄馏油颜色呈黑色,在酸价分析时颜色判断十分困难。当前测定油脂酸价主要是国标 (GB/T5009.37-2003) 规定的方法。该法通过滴定终点的颜色判断来计算酸价大小,由于深色油脂中本身的色素影响滴定终点颜色的判断,因此该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蛋黄馏油中含有脂肪酸和磷脂,比较容易乳化,使用破乳技术也使准确判断存在困难。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利用无毒无污染的二氧化碳作为提取溶剂,通过调节温度、压力和流量等操作参数,可以对成分复杂的混合物进行提取和分离,具有工艺简单、有效成分提取率高等特点,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属蛋黄馏油制备技术领域,为解决目前蛋黄馏油中强致癌物质苯并芘含量高、油脂颜色深难于进行酸价分析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酸价分析的蛋黄馏油的精制方法。

取高温干馏所得蛋黄馏油,加入吸附剂搅拌吸附后再将其置于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装置中,调节提取参数,得到精制蛋黄馏油产品。

所获得的精制蛋黄馏油颜色为黄色至浅黄色,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 65.0 ~75.0% ;哈尔满碱生物碱类含量可增加到 0.035 ~0.053%,有害成分苯丙芘含量可减少到 0.010 ~0.019%。

有害物质苯并芘去除率高,油脂颜色浅,可用于酸价分析,利于稳定质量,易于推广。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6    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2030382号-1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四川省技术转移中心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