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
粮食的稳产增产离不开适宜的地表温湿度环境,农田防护林就是通过降低风速,改善农田小气侯环境,提高了作物产量,增加了农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因此,农田防护林系统工程建设对我国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提高具有十分重要和长远的意义。
准确获取农田防护林对地表环境改变的程度,对于评价农田防护林的防护效应和提高粮食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项目依托农田防护林经营学理论,选择Landsat-5遥感影像,采用遥感影像信息提取方法,探明了农田防护林林带结构特征,并选择MODIS时间序列遥感影像,采用遥感定量反演方法,获取了研究区地表温度时间序列变化指标,最后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方法,开展了基于景观尺度农田防护林的温度效应研究,并具有以下发现:
(1)基于农田防护林特点及其遥感光谱响应特征,建立了农田防护林遥感解译标志,实现了研究区农田防护林信息的遥感提取,为相关线状地物的遥感提取提供了技术参考。
(2)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方法,完成农田防护林林带波形提取,据此实现农田防护林完整性评价,为农田防护林健康诊断提供有效方法。
(3)运用定量遥感反演算法,实现了研究区作物生长季内地表温度的周期遥感监测,建立了研究区基于MODIS数据的地表温度反演模型。
(4)依托农田防护林经营理论,运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方法,从景观尺度上评价了农田防护林的温度防护效应,为大尺度农田防护林防护效应评价提供技术参考。对比于相关研究,本项目基于固定监测周期的地表温度的监测,从整个生长季内的时间段内分析农田防护林的温度效应发挥程度,能够更加客观的对农田防护林的防护效应进行分析;并且针对农田防护林的防护效应,从景观尺度上进行评价分析,相对于传统的基于林带尺度的观测方法,能够从更大尺度上掌握农田防护林的温度效应发挥程度,并能够了解农田防护林对区域气候的影响。本研究揭示了农田防护林温度效应发挥的程度,为农田防护林的经营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并发表SCI检索论文3篇,EI检索论文2篇。
Copyright © 2016 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2030382号-1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四川省技术转移中心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