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氯甲胺磷(SNA)是一种新的杀虫化合物,化学名称:O、S-二甲基(2,2,2-三氯-1-羟基-乙基)硫代磷酰胺,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品种,已于2000年取得了国家发明专利。
该化合物是甲胺磷的衍生物,大鼠急性经口LD50值为316 mg/kg,大鼠急性经皮LD50 > 2000 mg/kg,轻度家兔眼刺激,对家兔皮肤无刺激性,大鼠亚慢性度性表明无致癌、致畸、致突变性,其毒性比甲胺磷(大鼠急性经口LD50值为30 mg/kg)降低了10倍。
是一种广谱的杀虫剂,对棉铃虫、甜菜夜蛾、柑桔红蜘蛛、稻纵卷叶螟等主要害虫的毒力与乙酰甲胺磷相近;大田药效试验证明,防治稻纵卷叶螟的效果与乙酰甲胺磷及甲胺磷相当。
其生产成本比甲胺磷低10%左右,比乙酰甲胺磷低40%左右,是目前取代甲胺磷成本最低的品种之一。
在小试研究的基础上,完成了100吨/年的氯甲胺磷中试生产研究,收率≥ 95%,建立了可靠的检测方法,同时制定了氯甲胺磷企业标准。
其主要技术指标如下:氯甲胺磷含量 ≥ 90%水分 ≤ 0.5%酸度(以硫酸计)≤ 1.5%丙酮不容物 ≤ 0.5%该工艺的特点是原料易得,来源广泛,立足国内;反应条件温和,无高温、高压、低温等苛刻特殊要求,因而对设备无特殊要求,易于工业化生产;以甲胺磷为原料不增加新的“三废”,能满足环保的要求该产品的开发成功,增加了一个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农药新品种,为取代甲胺磷等高毒农药提供了保障,将会产生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Copyright © 2016 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2030382号-1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四川省技术转移中心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