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详细介绍
重蓉油1号是由重庆市农业科学院与成都市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联合选育的甘蓝型早熟双低无蜡粉标记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该品种以隐性无蜡粉双低细胞质雄性不育系07A作母本,显性蜡粉双低恢复系01Tr47-3-2作父本杂交而成,原代号07G-7,2014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渝审油2014003),适宜在重庆地区种植。 重蓉油1号为甘蓝型,半冬性早熟品种。子叶肾形,绿色。幼苗半直立,苗期长势强。浅裂叶,裂片1-2对,叶缘缺刻;叶片绿色,密被蜡粉,叶片较直立、平展。花瓣大而侧叠、花色黄,花粉量大。茎秆绿色,苔茎叶呈狭长三角形;匀生分枝,株型较紧凑、扇形;角果直生,中等长度,黄绿色。株高203.5cm,有效分枝高度55.3cm,一次有效分枝10.5个,主序不实果率6.3%,单株有效角果510.6个,其中主序有效角果84.8个,每果粒数17.7粒,千粒重3.67g,单株产量31.5g,籽粒圆形,黑褐色。 重蓉油1号突出特点: 1.丰产性好。平均亩产185.8公斤,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6.3%。 2.早熟性突出。比对照油研10号早熟7.8 d,是重庆直辖以来审定的生育期最短的杂交油菜新品种,特别有利于稻油轮作耕制条件下水稻、油菜全年协同高效生产,满足了重庆市冬闲田开发利用对早熟油菜品种的迫切需求,具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生产应用前景广阔。 3.无蜡粉标记。重蓉油1号是国内首个无蜡粉标记杂交油菜新品种,在油菜三系法杂种优势利用技术基础上,融入了隐性无蜡粉标记不育系技术,在匀苗或移栽环节通过叶片蜡粉有无(杂交种为灰绿色的有蜡粉植株,不育株为无蜡粉的油绿色或亮绿色植株,两者在4~5叶期易于识别),能便捷高效地剔除因polima胞质不育系微粉问题而混入杂交种群体的不育株,可大大提高杂交种大田纯度(理论上可达100%),有利于杂种优势的充分发挥,并为种子企业规避纯度风险提供了补救措施。 4.适应性较广,抗倒力较强,品质较优,含油量39.87%,芥酸0.15%,硫苷21.70μmol/g(饼),达双低油菜国家标准。
重蓉油1号是由重庆市农业科学院与成都市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联合选育的甘蓝型早熟双低无蜡粉标记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该品种以隐性无蜡粉双低细胞质雄性不育系07A作母本,显性蜡粉双低恢复系01Tr47-3-2作父本杂交而成,原代号07G-7,2014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渝审油2014003),适宜在重庆地区种植。 重蓉油1号为甘蓝型,半冬性早熟品种。子叶肾形,绿色。幼苗半直立,苗期长势强。浅裂叶,裂片1-2对,叶缘缺刻;叶片绿色,密被蜡粉,叶片较直立、平展。花瓣大而侧叠、花色黄,花粉量大。茎秆绿色,苔茎叶呈狭长三角形;匀生分枝,株型较紧凑、扇形;角果直生,中等长度,黄绿色。株高203.5cm,有效分枝高度55.3cm,一次有效分枝10.5个,主序不实果率6.3%,单株有效角果510.6个,其中主序有效角果84.8个,每果粒数17.7粒,千粒重3.67g,单株产量31.5g,籽粒圆形,黑褐色。 重蓉油1号突出特点: 1.丰产性好。平均亩产185.8公斤,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6.3%。 2.早熟性突出。比对照油研10号早熟7.8 d,是重庆直辖以来审定的生育期最短的杂交油菜新品种,特别有利于稻油轮作耕制条件下水稻、油菜全年协同高效生产,满足了重庆市冬闲田开发利用对早熟油菜品种的迫切需求,具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生产应用前景广阔。 3.无蜡粉标记。重蓉油1号是国内首个无蜡粉标记杂交油菜新品种,在油菜三系法杂种优势利用技术基础上,融入了隐性无蜡粉标记不育系技术,在匀苗或移栽环节通过叶片蜡粉有无(杂交种为灰绿色的有蜡粉植株,不育株为无蜡粉的油绿色或亮绿色植株,两者在4~5叶期易于识别),能便捷高效地剔除因polima胞质不育系微粉问题而混入杂交种群体的不育株,可大大提高杂交种大田纯度(理论上可达100%),有利于杂种优势的充分发挥,并为种子企业规避纯度风险提供了补救措施。 4.适应性较广,抗倒力较强,品质较优,含油量39.87%,芥酸0.15%,硫苷21.70μmol/g(饼),达双低油菜国家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