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1213208]生物絮凝剂的过量合成与中试生产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农药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
收藏
|

技术详细介绍

针对化学合成品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以可生物降解的生物制品取代化学合成品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本项目立足于水处理行业,从菌株发酵工艺到产品分离制备、絮凝活性优化、应用技术等方面联合攻关,生产出高活性低成本并且在常温下贮存稳定的绿色新型水处理药剂-生物絮凝剂。 项目所用菌株是本项目组自筛得到的谷氨酸棒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已经证明,该两株菌合成的生物絮凝剂均为多糖类生物絮凝剂,絮凝活性强,对高岭土和工业糖蜜废水均表现很好的絮凝澄清和脱色效果。本项目利用小试成果参数进行中试放大设计,生产出稳定高活性的生物絮凝剂产品,获得了谷氨酸棒杆菌合成生物絮凝剂的最佳中试工艺条件,在500L发酵罐上进行了成功发酵,絮凝剂活性可达到530U/mL(絮凝活性组分产量5280mg/L);同时获得了一株地衣芽孢杆菌,该菌株能够合成高活性的生物絮凝剂,对其最佳培养与发酵条件进行了探索,48小时发酵液絮凝活性最高可达到750U/mL。开发了以废糖蜜为碳源,尿素为氮源的生物絮凝剂廉价合成工艺,发酵只需12小时,絮凝剂的活性即可达到700U/mL(絮凝剂产量约6000mg/L)。对两种生物絮凝剂进行了初步分离纯化和物化性质探讨,获得了其制备、絮凝和稳定性条件。项目研发期间,发表学术论文4篇,会议论文4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其中两项授权)。
针对化学合成品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以可生物降解的生物制品取代化学合成品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本项目立足于水处理行业,从菌株发酵工艺到产品分离制备、絮凝活性优化、应用技术等方面联合攻关,生产出高活性低成本并且在常温下贮存稳定的绿色新型水处理药剂-生物絮凝剂。 项目所用菌株是本项目组自筛得到的谷氨酸棒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已经证明,该两株菌合成的生物絮凝剂均为多糖类生物絮凝剂,絮凝活性强,对高岭土和工业糖蜜废水均表现很好的絮凝澄清和脱色效果。本项目利用小试成果参数进行中试放大设计,生产出稳定高活性的生物絮凝剂产品,获得了谷氨酸棒杆菌合成生物絮凝剂的最佳中试工艺条件,在500L发酵罐上进行了成功发酵,絮凝剂活性可达到530U/mL(絮凝活性组分产量5280mg/L);同时获得了一株地衣芽孢杆菌,该菌株能够合成高活性的生物絮凝剂,对其最佳培养与发酵条件进行了探索,48小时发酵液絮凝活性最高可达到750U/mL。开发了以废糖蜜为碳源,尿素为氮源的生物絮凝剂廉价合成工艺,发酵只需12小时,絮凝剂的活性即可达到700U/mL(絮凝剂产量约6000mg/L)。对两种生物絮凝剂进行了初步分离纯化和物化性质探讨,获得了其制备、絮凝和稳定性条件。项目研发期间,发表学术论文4篇,会议论文4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其中两项授权)。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6    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2030382号-1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四川省技术转移中心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