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20596]炼焦煤粉活化剂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农药
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可规模生产
交易方式:
技术转让
联系人:
石家庄开发区正兴科技有限公司
进入空间
所在地:河北石家庄市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一、技术背景
冶金焦炭的生产分顶装和捣固两种机焦炉工艺。顶装炉装煤密度小,使用高挥发弱粘煤受限,配煤成本高,但生产的焦炭产品质量好、强度指标高;捣固焦炉装煤密度大,可以较大比例使用高挥发弱粘煤,配煤成本低,焦炭冷强度指标好,但热强度指标普遍较差。
冶金焦炭主要供高炉炼铁使用,近几年随着高炉大型化和喷煤技术的普及,焦炭“骨架”作用被突出,炼铁企业对焦炭热强度指标越来越重视。理论上讲,随着焦炭热强度指标增高,焦炭骨架作用增强,高炉可喷煤量提升、焦耗下降、炼铁产量增加。
然而,现代炼焦技术对焦炭热强度指标仍主要依靠配煤质量来保证,随炼焦配合煤中焦煤、肥肥等强粘煤种配比增加而提高,随1/3焦煤、气煤等高挥发弱粘煤种配比增加而减小。但强粘煤属稀缺煤种,供应日趋紧张,价格年年攀升,导致焦化企业生产成本不断升高;同时,焦炭市场竞争激烈,焦炭热强度的好坏,又直接影响焦化企业焦炭产品竞争力。努力提高自己产品质量,不断挖掘“降本增效”途径,已成为大多数焦化企业自觉行为。
二、技术作用
本技术通过向炼焦配合煤中加入少量煤粉活化剂,炼焦加热过程中可以催化煤粉裂解、改善流动度和结焦性,同样配煤和同样炼焦生产工艺条件下能显著提高出炉焦炭产品的冷、热态强度。由于这一特性,顶装焦炉可以一定比例减少价格昂贵的强粘煤用量,相应增加便宜弱粘煤配比,在保证焦炭产品质量的同时,实现降低生产成本目的;捣固焦炉可在继续保持低配煤成本优势的前提下,一定幅度提高焦炭产品的热态强度指标,提升价值含量,增加市场竞争力。
三、技术成熟度
产品已实现工业化生产,企业试点应用工作正在有关焦化厂展开。
本技术产品实用性强,工艺应用方法简便,对改善焦炭冷、热态强度效果明显,产生效益可观。
四、经济评估
1、用户经济效益
以河北某钢铁联合企业实验结果为例:该企业焦化厂在顶装炉原配煤基础上用5%的1/3焦煤代替5%的焦煤1号,再添加0.05%的煤粉活化剂开展炼焦实验,除去煤粉活化剂费用后配煤成本比原来净降低10元/吨以上,同时焦炭冷强度满足大高炉需要,热强度比原来还有所增高。该企业每年配煤500多万吨,因此而创造直接经济效益可达到5000多万元;同时由于焦炭热强度有所增加,对下游用户炼铁也将产生一定效益。
再以山东某独立焦化企业实验情况为例:该企业生产捣固焦,受综合因素影响,目前焦炭热强度难以达到用户要求,处于被迫降价竞争状态。该企业在现配煤基础上直接添加0.06%的煤粉活化剂开展工业炼焦实验,虽然备煤成本增加了活化剂使用成本,但焦炭强度改善明显,尤其热态强度比原来稳定提高了3个多百分点完全满足用户要求,据说仅此一项就会使该企业每吨焦炭的销售价格提升超过30元,由此产生的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2、生产商经济效益
煤粉活化剂综合生产成本约7500元/吨,建议对终端用户出厂含税价12000元/吨左右,销售净利润约3800元/吨。
煤粉活化剂用量一般为炼焦配合煤重量份的万分之六左右,按国内平均煤焦比水平,如果一个年产100万吨焦炭的中小规模焦企采用配煤粉活化剂炼焦,每年对煤粉活化剂的需求量约为850吨,生产商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000多万元,实现销售利润300多万元。全国焦化厂众多,焦炭生产规模多在100万吨/年以上水平,接产方只要能抓住一家这样规模的企业供货,每年产生经济效益可观。
五、生产条件及投资
1、生产条件
属于精细化工合成产品,主要原料在国内市场均能采购到,按配方和工艺要求进行反应合成,检验、包装、入库。成品为乳液状。
需车间、库房不少于400平米(工厂应方便进出大型货车),有三相电和水源条件。
2、设备投资
设备投资可大可小,最小投资10万元左右,生产能力可达到2000吨/年以上。
3、流动资金
主要是流动资金投入,需随市场销售情况确定。
五、合作方式
适合有钢铁厂、焦化厂人际关系资源或焦化企业相对比较集中地区的单位或个人接产。
非专利技术,普通许可转让。
转让费:市级(地区)独家20~30万元。
河北省邯郸地区、山东省淄博地区不再转让。
一、技术背景
冶金焦炭的生产分顶装和捣固两种机焦炉工艺。顶装炉装煤密度小,使用高挥发弱粘煤受限,配煤成本高,但生产的焦炭产品质量好、强度指标高;捣固焦炉装煤密度大,可以较大比例使用高挥发弱粘煤,配煤成本低,焦炭冷强度指标好,但热强度指标普遍较差。
冶金焦炭主要供高炉炼铁使用,近几年随着高炉大型化和喷煤技术的普及,焦炭“骨架”作用被突出,炼铁企业对焦炭热强度指标越来越重视。理论上讲,随着焦炭热强度指标增高,焦炭骨架作用增强,高炉可喷煤量提升、焦耗下降、炼铁产量增加。
然而,现代炼焦技术对焦炭热强度指标仍主要依靠配煤质量来保证,随炼焦配合煤中焦煤、肥肥等强粘煤种配比增加而提高,随1/3焦煤、气煤等高挥发弱粘煤种配比增加而减小。但强粘煤属稀缺煤种,供应日趋紧张,价格年年攀升,导致焦化企业生产成本不断升高;同时,焦炭市场竞争激烈,焦炭热强度的好坏,又直接影响焦化企业焦炭产品竞争力。努力提高自己产品质量,不断挖掘“降本增效”途径,已成为大多数焦化企业自觉行为。
二、技术作用
本技术通过向炼焦配合煤中加入少量煤粉活化剂,炼焦加热过程中可以催化煤粉裂解、改善流动度和结焦性,同样配煤和同样炼焦生产工艺条件下能显著提高出炉焦炭产品的冷、热态强度。由于这一特性,顶装焦炉可以一定比例减少价格昂贵的强粘煤用量,相应增加便宜弱粘煤配比,在保证焦炭产品质量的同时,实现降低生产成本目的;捣固焦炉可在继续保持低配煤成本优势的前提下,一定幅度提高焦炭产品的热态强度指标,提升价值含量,增加市场竞争力。
三、技术成熟度
产品已实现工业化生产,企业试点应用工作正在有关焦化厂展开。
本技术产品实用性强,工艺应用方法简便,对改善焦炭冷、热态强度效果明显,产生效益可观。
四、经济评估
1、用户经济效益
以河北某钢铁联合企业实验结果为例:该企业焦化厂在顶装炉原配煤基础上用5%的1/3焦煤代替5%的焦煤1号,再添加0.05%的煤粉活化剂开展炼焦实验,除去煤粉活化剂费用后配煤成本比原来净降低10元/吨以上,同时焦炭冷强度满足大高炉需要,热强度比原来还有所增高。该企业每年配煤500多万吨,因此而创造直接经济效益可达到5000多万元;同时由于焦炭热强度有所增加,对下游用户炼铁也将产生一定效益。
再以山东某独立焦化企业实验情况为例:该企业生产捣固焦,受综合因素影响,目前焦炭热强度难以达到用户要求,处于被迫降价竞争状态。该企业在现配煤基础上直接添加0.06%的煤粉活化剂开展工业炼焦实验,虽然备煤成本增加了活化剂使用成本,但焦炭强度改善明显,尤其热态强度比原来稳定提高了3个多百分点完全满足用户要求,据说仅此一项就会使该企业每吨焦炭的销售价格提升超过30元,由此产生的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2、生产商经济效益
煤粉活化剂综合生产成本约7500元/吨,建议对终端用户出厂含税价12000元/吨左右,销售净利润约3800元/吨。
煤粉活化剂用量一般为炼焦配合煤重量份的万分之六左右,按国内平均煤焦比水平,如果一个年产100万吨焦炭的中小规模焦企采用配煤粉活化剂炼焦,每年对煤粉活化剂的需求量约为850吨,生产商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000多万元,实现销售利润300多万元。全国焦化厂众多,焦炭生产规模多在100万吨/年以上水平,接产方只要能抓住一家这样规模的企业供货,每年产生经济效益可观。
五、生产条件及投资
1、生产条件
属于精细化工合成产品,主要原料在国内市场均能采购到,按配方和工艺要求进行反应合成,检验、包装、入库。成品为乳液状。
需车间、库房不少于400平米(工厂应方便进出大型货车),有三相电和水源条件。
2、设备投资
设备投资可大可小,最小投资10万元左右,生产能力可达到2000吨/年以上。
3、流动资金
主要是流动资金投入,需随市场销售情况确定。
五、合作方式
适合有钢铁厂、焦化厂人际关系资源或焦化企业相对比较集中地区的单位或个人接产。
非专利技术,普通许可转让。
转让费:市级(地区)独家20~30万元。
河北省邯郸地区、山东省淄博地区不再转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