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1198425]国家重点林业工程监测技术与应用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环境监测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
收藏
|

技术详细介绍

该成果是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重点林业工程技术研究”(2006BAD23B05)的最新成果,课题以国家重点林业工程为研究对象,以工程监测技术为主要目标,紧紧围绕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三北长防及沿海防护林工程,充分发挥产学研相结合的优势,经过五年的系统研究,取得了一批重要创新成果: (1)创建了现代技术与传统调查技术相结合的天-空-地一体化、点-线-面多尺度、工程实施前-中-后全过程的监测技术体系。 (2)研究并实现了国家重点林业工程实施进展遥感信息快速提取技术。利用多期的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结合地面调查,提取工程实施进展、规模和空间分布信息包括造林成活率、保存率以及密度配置等信息,提出了国家、省、市、县工程任务进展的监测方法、基于“3S”技术的工程检查验收新体系。 (3)研究并提出了国家重点林业工程建设质量及成效的动态监测技术。利用不同分辨率的遥感信息源,研究工程区植被恢复、保护及生长的动态监测技术,工程实施对区域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影响的评价方法,以及在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综合防护方面的效益评价方法。 (4)建立了针对干旱区植被盖度信息提取的光谱混合分析改进模型;开发了基于知识的土地利用遥感信息分层次快速提取技术;创建了以土地利用为基础的荒漠化评价遥感信息模型;在基于面向对象的QuickBird影像树冠信息提取技术;基于改进支持向量机算法的树种信息提取技术;基于面向对象的变化地块信息提取技术;基于k-NN的多源数据森林资源信息提取技术;基于星载SAR数据的森林蓄积量估测技术;基于高光谱MERIS数据的区域森林植被LAI和FAPAR信息提取技术;森林生物量的遥感提取技术;基于多源对地观测数据的防护林工程评价指标提取技术;基于3S技术的防护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方法;基于NDVI干扰指数的沿海防护林效益综合评价方法等关键技术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 (5)设计开发了基于GIS平台的国家重点林业工程监测与评价综合系统。构建了统一的国家重点林业工程监测与评价核心平台,同时结合各工程特点,构建了各工程专业分析平台。在统一的平台上,集成重点林业工程监测与效益评价的技术、方法、知识、模型,实现了重点林业工程动态监测、工程质量检查和效益评价的各种系统服务功能;实现了多源、多尺度重点林业工程监测与评价信息的处理、分析、管理和服务。 (6)本项目的研发和推广应用,促进了行业的科技创新,全面提升了我国重点林业工程监测和评价水平。 发表科技论文82篇,其中SCI、EI,ISTP收录论文13篇;出版学术专著4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登记4项;制定行业技术标准2个,技术规范5个;鉴定科技成果1项,认定科技成果2项;培养博士、硕士生20人,培训专业技术骨干200余人;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试验示范基地14个,并在工程区进行了广泛的推广应用,面积达5000万亩,应用结果表明采用国家重点林业工程监测技术可以使监测费用明显降低,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该成果是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重点林业工程技术研究”(2006BAD23B05)的最新成果,课题以国家重点林业工程为研究对象,以工程监测技术为主要目标,紧紧围绕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三北长防及沿海防护林工程,充分发挥产学研相结合的优势,经过五年的系统研究,取得了一批重要创新成果: (1)创建了现代技术与传统调查技术相结合的天-空-地一体化、点-线-面多尺度、工程实施前-中-后全过程的监测技术体系。 (2)研究并实现了国家重点林业工程实施进展遥感信息快速提取技术。利用多期的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结合地面调查,提取工程实施进展、规模和空间分布信息包括造林成活率、保存率以及密度配置等信息,提出了国家、省、市、县工程任务进展的监测方法、基于“3S”技术的工程检查验收新体系。 (3)研究并提出了国家重点林业工程建设质量及成效的动态监测技术。利用不同分辨率的遥感信息源,研究工程区植被恢复、保护及生长的动态监测技术,工程实施对区域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影响的评价方法,以及在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综合防护方面的效益评价方法。 (4)建立了针对干旱区植被盖度信息提取的光谱混合分析改进模型;开发了基于知识的土地利用遥感信息分层次快速提取技术;创建了以土地利用为基础的荒漠化评价遥感信息模型;在基于面向对象的QuickBird影像树冠信息提取技术;基于改进支持向量机算法的树种信息提取技术;基于面向对象的变化地块信息提取技术;基于k-NN的多源数据森林资源信息提取技术;基于星载SAR数据的森林蓄积量估测技术;基于高光谱MERIS数据的区域森林植被LAI和FAPAR信息提取技术;森林生物量的遥感提取技术;基于多源对地观测数据的防护林工程评价指标提取技术;基于3S技术的防护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方法;基于NDVI干扰指数的沿海防护林效益综合评价方法等关键技术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 (5)设计开发了基于GIS平台的国家重点林业工程监测与评价综合系统。构建了统一的国家重点林业工程监测与评价核心平台,同时结合各工程特点,构建了各工程专业分析平台。在统一的平台上,集成重点林业工程监测与效益评价的技术、方法、知识、模型,实现了重点林业工程动态监测、工程质量检查和效益评价的各种系统服务功能;实现了多源、多尺度重点林业工程监测与评价信息的处理、分析、管理和服务。 (6)本项目的研发和推广应用,促进了行业的科技创新,全面提升了我国重点林业工程监测和评价水平。 发表科技论文82篇,其中SCI、EI,ISTP收录论文13篇;出版学术专著4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登记4项;制定行业技术标准2个,技术规范5个;鉴定科技成果1项,认定科技成果2项;培养博士、硕士生20人,培训专业技术骨干200余人;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试验示范基地14个,并在工程区进行了广泛的推广应用,面积达5000万亩,应用结果表明采用国家重点林业工程监测技术可以使监测费用明显降低,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6    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2030382号-1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四川省技术转移中心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