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详细介绍
本项目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立项编号是51322702,研究时间是2014年1月-2016年12月。 本项目提出了考虑风、光、火、气、水等多种类型能源的多时间尺度鲁棒调度方法。难点是新能源出力的不确定性加剧了电网调度的难度,并且调度的经济性和鲁棒性存在矛盾冲突。采用了多个时间尺度(日前、日内、实时)逐级降低新能源的预测偏差给 电网的冲击作用,并采用鲁棒调度方式保证了调度方案对不确定性的适应能力。有效解决了大规模新能源并网下的电力系统有功优化调度问题,取得的理论成果有:1)建立了多时间尺度的电力系统鲁棒调度方法体系,包括日前、日内和实时计划三个模块;2)提出了一种不确定集的优化方法,该方法通过计算弃风和切负荷成本将鲁棒性转化为风险成本,优化出使得综合成本最小(发电成本、环境成本和风险成本之和)的最优不确定集;3)考虑可控负荷,研究了负荷调度模型及其求解算法。 本项目以复杂系统优化与控制理论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为主要方向,创新性总结如下:(1)国际上首次提出机组组合的协同进化算法等人工智能算法,并推广于电力系统规划、运行和市场决策等领域;(2)系统地研究了博弈论在电力市场和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国际上首次将微分博弈理论应用于电力系统频率和电压协调控制,开拓了基于博弈论的电力系统协调控制新方向;(3)系统地研究了基于大系统优化理论的电力系统规划、运行的模型及算法。研究成果被国内外同行广泛引用并应用于电力行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结合该项目的研究,近年来发表SCI 论文 11 篇,EI论文65 篇;所发表论文被SCI 他引66 次,单篇最高他引18 次;中文他引1193 次 ,单篇最高他引195 次,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培养硕士7名,博士2名。获教育部2008 年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二)。项目建成世界上第一个含多类型新能源的电力系统多时间尺度鲁棒调度系统,并在海南岛国家智能电网示范工程中实施。
本项目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立项编号是51322702,研究时间是2014年1月-2016年12月。 本项目提出了考虑风、光、火、气、水等多种类型能源的多时间尺度鲁棒调度方法。难点是新能源出力的不确定性加剧了电网调度的难度,并且调度的经济性和鲁棒性存在矛盾冲突。采用了多个时间尺度(日前、日内、实时)逐级降低新能源的预测偏差给 电网的冲击作用,并采用鲁棒调度方式保证了调度方案对不确定性的适应能力。有效解决了大规模新能源并网下的电力系统有功优化调度问题,取得的理论成果有:1)建立了多时间尺度的电力系统鲁棒调度方法体系,包括日前、日内和实时计划三个模块;2)提出了一种不确定集的优化方法,该方法通过计算弃风和切负荷成本将鲁棒性转化为风险成本,优化出使得综合成本最小(发电成本、环境成本和风险成本之和)的最优不确定集;3)考虑可控负荷,研究了负荷调度模型及其求解算法。 本项目以复杂系统优化与控制理论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为主要方向,创新性总结如下:(1)国际上首次提出机组组合的协同进化算法等人工智能算法,并推广于电力系统规划、运行和市场决策等领域;(2)系统地研究了博弈论在电力市场和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国际上首次将微分博弈理论应用于电力系统频率和电压协调控制,开拓了基于博弈论的电力系统协调控制新方向;(3)系统地研究了基于大系统优化理论的电力系统规划、运行的模型及算法。研究成果被国内外同行广泛引用并应用于电力行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结合该项目的研究,近年来发表SCI 论文 11 篇,EI论文65 篇;所发表论文被SCI 他引66 次,单篇最高他引18 次;中文他引1193 次 ,单篇最高他引195 次,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培养硕士7名,博士2名。获教育部2008 年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二)。项目建成世界上第一个含多类型新能源的电力系统多时间尺度鲁棒调度系统,并在海南岛国家智能电网示范工程中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