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详细介绍
1、课题来源与背景: 本项目是齐齐哈尔市科学技术局2017年农业攻关项目,项目编号:NYGG-201713。我国绿豆生产及产量均居世界前列,然而绿豆的蛀食性害虫绿豆象一直困扰着绿豆的生产与销售,近年来,人们对绿色食品、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储粮工程越来越重视,因此植物源杀虫剂的研发、应用及推广将成为绿色储粮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2、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项目对齐齐哈尔地区大面积种植绿豆品种田间绿豆卵进行实地取样调查,将绿豆象卵进行室内人工饲养,对其生活史、生物学习性研究;对绿豆象卵及成虫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小区试验筛选出安全、低毒、高效的防治药剂,然后进行田间示范。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提出绿豆象绿色防治技术,并大面积推广应用。 3、主要论点论据: (1)全面系统地掌握绿豆象发生、危害规律,科学测定评估得出其对绿豆危害损失率。 (2)筛选并明确得出对人畜、低毒、安全,对绿豆象高效防治的植物源杀虫剂,延缓害虫的抗药性。 (3)筛选出对人畜、天敌低毒、安全,对绿豆象高效的防治药剂及使用方法,挽回损失率达到10.55%以上。 (4)提出适宜黑龙江省切实有效的绿豆象防治技术,并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 4、创见与创新: (1)、首次对黑龙江省绿豆象发生、危害情况,生活史、习性、发生危害规律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查及深入研究。 (2)、通过科学的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药剂筛选试验、示范,筛选出了质量浓度0.03g/L苦参碱40L/亩作为防治田间绿豆象成虫的首选药剂,解决了黑龙江省目前农业生产上对此虫害缺乏安全、有效防治药剂的技术难题。 (3)、提出了绿豆象绿色防治技术,经推广应用,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十分显著。 (4)、本项目对绿豆象发生、危害规律、生活史、习性及防治技术的研究及时填补了黑龙江省对这一田间及仓储同时危害的害虫研究领域的空白。 5、社会经济效益,存在的问题: 社会经济效益: 2018年~2019年,本项目的实施可为广大农民挽回产量损失率10.55%以上。在绿豆及其他杂豆田推广应用植物源杀虫剂防治绿豆象50.0万亩,共挽回粮食损失620.18万kg,共挽回经济损失6388.74万元,扣除防治成本600.00万元,新增利润5496.63万元,经济效益相当显著,超出预期计划挽回经济效益。通过示范推广增强了农户的科技水平,使农户认识了解绿豆象的危害,掌握了正确的防治方法,对有效控制绿豆象的危害,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农业丰产,农民增收意义重大,该项技术的先进性、实用性、安全性、高效性深受各级政府及农民的认可,社会效益相当显著。 由于坚持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采取植物源杀虫剂对绿豆象进行防治措施,对农产品和环境的污染,农业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社会、生态效益也非常显著。 存在的问题: 绿豆象是仓储性害虫,齐齐哈尔地区田间每年发生一代,以幼虫为越冬代一代虫源,世代重叠严重,产卵豆粒损失率100%,绿豆象产卵特点为1粒卵/豆粒,严重影响绿豆品质,口感。危害世代重叠严重,加大了防治难度,严重影响绿豆的出口创汇,由于大规模种植地绿豆秋收后进行统一包装,越冬代虫源暂且以幼虫在卵粒中越冬,随着绿豆等杂豆的外销,当在开袋食用期间,存储条件不当,达到一定温度湿度条件,绿豆象继续繁殖,造成豆粒严重被毁。若在收获期间,包装前进行一次统一防治处理,会保证防治效果。做到成虫与越冬代卵同时防治。 6、历年获奖情况: 受理发明专利1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项,发表论文1篇。
1、课题来源与背景: 本项目是齐齐哈尔市科学技术局2017年农业攻关项目,项目编号:NYGG-201713。我国绿豆生产及产量均居世界前列,然而绿豆的蛀食性害虫绿豆象一直困扰着绿豆的生产与销售,近年来,人们对绿色食品、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储粮工程越来越重视,因此植物源杀虫剂的研发、应用及推广将成为绿色储粮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2、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项目对齐齐哈尔地区大面积种植绿豆品种田间绿豆卵进行实地取样调查,将绿豆象卵进行室内人工饲养,对其生活史、生物学习性研究;对绿豆象卵及成虫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小区试验筛选出安全、低毒、高效的防治药剂,然后进行田间示范。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提出绿豆象绿色防治技术,并大面积推广应用。 3、主要论点论据: (1)全面系统地掌握绿豆象发生、危害规律,科学测定评估得出其对绿豆危害损失率。 (2)筛选并明确得出对人畜、低毒、安全,对绿豆象高效防治的植物源杀虫剂,延缓害虫的抗药性。 (3)筛选出对人畜、天敌低毒、安全,对绿豆象高效的防治药剂及使用方法,挽回损失率达到10.55%以上。 (4)提出适宜黑龙江省切实有效的绿豆象防治技术,并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 4、创见与创新: (1)、首次对黑龙江省绿豆象发生、危害情况,生活史、习性、发生危害规律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查及深入研究。 (2)、通过科学的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药剂筛选试验、示范,筛选出了质量浓度0.03g/L苦参碱40L/亩作为防治田间绿豆象成虫的首选药剂,解决了黑龙江省目前农业生产上对此虫害缺乏安全、有效防治药剂的技术难题。 (3)、提出了绿豆象绿色防治技术,经推广应用,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十分显著。 (4)、本项目对绿豆象发生、危害规律、生活史、习性及防治技术的研究及时填补了黑龙江省对这一田间及仓储同时危害的害虫研究领域的空白。 5、社会经济效益,存在的问题: 社会经济效益: 2018年~2019年,本项目的实施可为广大农民挽回产量损失率10.55%以上。在绿豆及其他杂豆田推广应用植物源杀虫剂防治绿豆象50.0万亩,共挽回粮食损失620.18万kg,共挽回经济损失6388.74万元,扣除防治成本600.00万元,新增利润5496.63万元,经济效益相当显著,超出预期计划挽回经济效益。通过示范推广增强了农户的科技水平,使农户认识了解绿豆象的危害,掌握了正确的防治方法,对有效控制绿豆象的危害,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农业丰产,农民增收意义重大,该项技术的先进性、实用性、安全性、高效性深受各级政府及农民的认可,社会效益相当显著。 由于坚持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采取植物源杀虫剂对绿豆象进行防治措施,对农产品和环境的污染,农业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社会、生态效益也非常显著。 存在的问题: 绿豆象是仓储性害虫,齐齐哈尔地区田间每年发生一代,以幼虫为越冬代一代虫源,世代重叠严重,产卵豆粒损失率100%,绿豆象产卵特点为1粒卵/豆粒,严重影响绿豆品质,口感。危害世代重叠严重,加大了防治难度,严重影响绿豆的出口创汇,由于大规模种植地绿豆秋收后进行统一包装,越冬代虫源暂且以幼虫在卵粒中越冬,随着绿豆等杂豆的外销,当在开袋食用期间,存储条件不当,达到一定温度湿度条件,绿豆象继续繁殖,造成豆粒严重被毁。若在收获期间,包装前进行一次统一防治处理,会保证防治效果。做到成虫与越冬代卵同时防治。 6、历年获奖情况: 受理发明专利1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项,发表论文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