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1152149]高效催化二氧化碳合成环碳酸酯的杂多金属高效催化剂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农药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
收藏
|

技术详细介绍

近年来,随着对碳污染的重视和碳化学的发展,CO2作为碳资源的终态,也是主要的温室气体、又是重要的C1资源。由于储量丰富、无毒和惰性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化学工作者的重视。合理利用CO2不仅能减弱环境问题,而且对缓解能源危机有重大的意义。但是二氧化碳的化学惰性阻碍了它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并探索能使二氧化碳活化的催化剂,并且将其作为原材料与其他简单有机物反应合成具有化学利用价值的各种有机化合物。环碳酸酯被广泛用作精细化工中间体、惰性非质子性极性溶剂、生物医药前体以及聚碳酸酯的原料;聚碳酸酯则广泛应用于工程塑料等领域。碳酸酯(包括环碳酸酯和聚碳酸酯)是化学固定CO2成功的例子之一。因此,合理设计开发一种高效环保、条件温和、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和选择性高的催化剂是很有必要的。目前,已有很多文献报道关于二氧化碳固定的催化剂,主要有无机金属催化剂、有机季铵盐、膦盐催化剂、有机催化剂、金属有机框架(MOF)、有机框架材料(COF)和离子液体催化剂等,但是这些催化剂大多都有缺点,如催化剂不稳定、催化条件苛刻、催化效率低、制备成本高和选择性差等缺点,无法满足大规模的工业化需求。本发明的优点与效果是: 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杂多金属配位聚合物高效催化剂,作为一种高效催化二氧化碳合成环碳酸酯的催化剂,不仅催化效率高,还具有选择性好、结构稳定等特点。 2、本发明提供的杂多金属配位聚合物高效催化剂,具有不使用溶剂、催化条件温和、适用范围广的优点,有潜在的工业化利用价值。 3、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简单,条件温和,易于控制,节能环保,产品纯度高,后处理方便等优点。实验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可以在一个温和的条件下实现二氧化碳与环氧化合物的催化转化,TOF高达30000h-1以上,该类反应的转化率高达80~95%以上,具有潜在的工业应用价值。本发明涉及催化化学领域。 综上所述,本发明设计合成了一种杂多金属高效催化剂适用于二氧化碳与环氧化合物生成环碳酸酯的反应,从而解决了上述大部分问题,具有潜在的工业化应用价值。
近年来,随着对碳污染的重视和碳化学的发展,CO2作为碳资源的终态,也是主要的温室气体、又是重要的C1资源。由于储量丰富、无毒和惰性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化学工作者的重视。合理利用CO2不仅能减弱环境问题,而且对缓解能源危机有重大的意义。但是二氧化碳的化学惰性阻碍了它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并探索能使二氧化碳活化的催化剂,并且将其作为原材料与其他简单有机物反应合成具有化学利用价值的各种有机化合物。环碳酸酯被广泛用作精细化工中间体、惰性非质子性极性溶剂、生物医药前体以及聚碳酸酯的原料;聚碳酸酯则广泛应用于工程塑料等领域。碳酸酯(包括环碳酸酯和聚碳酸酯)是化学固定CO2成功的例子之一。因此,合理设计开发一种高效环保、条件温和、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和选择性高的催化剂是很有必要的。目前,已有很多文献报道关于二氧化碳固定的催化剂,主要有无机金属催化剂、有机季铵盐、膦盐催化剂、有机催化剂、金属有机框架(MOF)、有机框架材料(COF)和离子液体催化剂等,但是这些催化剂大多都有缺点,如催化剂不稳定、催化条件苛刻、催化效率低、制备成本高和选择性差等缺点,无法满足大规模的工业化需求。本发明的优点与效果是: 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杂多金属配位聚合物高效催化剂,作为一种高效催化二氧化碳合成环碳酸酯的催化剂,不仅催化效率高,还具有选择性好、结构稳定等特点。 2、本发明提供的杂多金属配位聚合物高效催化剂,具有不使用溶剂、催化条件温和、适用范围广的优点,有潜在的工业化利用价值。 3、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简单,条件温和,易于控制,节能环保,产品纯度高,后处理方便等优点。实验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可以在一个温和的条件下实现二氧化碳与环氧化合物的催化转化,TOF高达30000h-1以上,该类反应的转化率高达80~95%以上,具有潜在的工业应用价值。本发明涉及催化化学领域。 综上所述,本发明设计合成了一种杂多金属高效催化剂适用于二氧化碳与环氧化合物生成环碳酸酯的反应,从而解决了上述大部分问题,具有潜在的工业化应用价值。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6    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2030382号-1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四川省技术转移中心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