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51910]生物气-低熟气评价理论、技术研究及其在松辽、吐哈盆地中的应用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环境监测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本题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 本题通过运用物质(元素)平衡法、化学动力学法、生化动力学法进行松辽盆地、吐哈盆地生物气、低熟气资源量评价,在这三种评价方法运用的过程中获得了创新性认识: 1、在松辽盆地的应用 1)松辽盆地所处纬度范围有利,盆地规模大;地层沉积速度较快,厚度大;具有利的生储盖组合;古湖盆水底温度低,pH值适中,多还原环境;有机质丰富,藻类含量高;白垩纪沉积后构造活动弱。 2)低熟气总生气量为18.3×1012m3,高值区位于黑鱼泡和三肇凹陷,主要来自于青山口组和嫩一、二段贡献。 3)应用4种方法计算的生物气生气量分别为,285.0×1012m3,385.4 ×1012 m3,471.2 ×1012 m3,235.9×1012 m3。92%的生物气是青一段~嫩三段地层所生。生气强度的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中央坳陷区和东北隆起区南部。 4)运用动态聚集的思想估算资源量,资源量范围为(1.10~3.02)×1012 m3。约90%资源贡献来自青一段~嫩三段地层。 5)根据有利的生储盖组合,指出黑鱼泡凹陷为首选探区。 2、在吐哈盆地的应用 1)应用元素平衡法研究表明,达到4200m时Ⅱ型、III型有机质累计产甲烷量分别为134.40ml/g和83.99ml/g;主成气阶段分别对应着生物气、低熟气的主要形成阶段。 2)建立并标定了有机质成气的化学动力学模型,盆地内有机质成气的平均活化能均低于其成油的活化能。这可能正是吐哈盆地工业性的低熟气聚集的内因所在。生物甲烷气生成的活化能分布在90-100kJ/mol左右,明显低于热成因气。 3)建立了微生物发酵产甲烷的生化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了探索性试用。 4)利用前述的4种方法,对区内不同源岩层生物气、低熟气于不同时期的生成量进行了定量评价。生物气、低熟气的资源量可能介于7.09×1011m3~24.42×1011m3之间。盆地内台北凹陷J2x和J1及其附近层位是低熟气、生物气勘探的有利目标。
本题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 本题通过运用物质(元素)平衡法、化学动力学法、生化动力学法进行松辽盆地、吐哈盆地生物气、低熟气资源量评价,在这三种评价方法运用的过程中获得了创新性认识: 1、在松辽盆地的应用 1)松辽盆地所处纬度范围有利,盆地规模大;地层沉积速度较快,厚度大;具有利的生储盖组合;古湖盆水底温度低,pH值适中,多还原环境;有机质丰富,藻类含量高;白垩纪沉积后构造活动弱。 2)低熟气总生气量为18.3×1012m3,高值区位于黑鱼泡和三肇凹陷,主要来自于青山口组和嫩一、二段贡献。 3)应用4种方法计算的生物气生气量分别为,285.0×1012m3,385.4 ×1012 m3,471.2 ×1012 m3,235.9×1012 m3。92%的生物气是青一段~嫩三段地层所生。生气强度的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中央坳陷区和东北隆起区南部。 4)运用动态聚集的思想估算资源量,资源量范围为(1.10~3.02)×1012 m3。约90%资源贡献来自青一段~嫩三段地层。 5)根据有利的生储盖组合,指出黑鱼泡凹陷为首选探区。 2、在吐哈盆地的应用 1)应用元素平衡法研究表明,达到4200m时Ⅱ型、III型有机质累计产甲烷量分别为134.40ml/g和83.99ml/g;主成气阶段分别对应着生物气、低熟气的主要形成阶段。 2)建立并标定了有机质成气的化学动力学模型,盆地内有机质成气的平均活化能均低于其成油的活化能。这可能正是吐哈盆地工业性的低熟气聚集的内因所在。生物甲烷气生成的活化能分布在90-100kJ/mol左右,明显低于热成因气。 3)建立了微生物发酵产甲烷的生化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了探索性试用。 4)利用前述的4种方法,对区内不同源岩层生物气、低熟气于不同时期的生成量进行了定量评价。生物气、低熟气的资源量可能介于7.09×1011m3~24.42×1011m3之间。盆地内台北凹陷J2x和J1及其附近层位是低熟气、生物气勘探的有利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