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详细介绍
课题组于2014-2015年8航次对天津近岸海域主要水质理化指标及浮游生物群落结构进行调查分析,并利用富营养化指数、有机污染评价指数法、生物多样性指数法对该海域进行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价分析,取得结果如下: 天津近岸海域主要水质物理指标符合近岸海域变化规律,化学指标中DIN、DIP及COD,2014-2015年调查结果均值分别为0.463mg/L、0.029mg/L及3.392mg/L,其中DIN调查结果在海水等级划分中属于第四类环境功能区站位较多,个别站位超过上限值,DIP调查结果较为良好,整体表现处于第二类环境功能区,COD的调查结果属于第三类环境功能区,并且有机物含量处于较高水平。分析表明,天津近岸海水水质受污染较为严重,受陆源污染、围填海等非自然因素影响比较大。 共鉴定出浮游植物51种,主要以硅藻门和甲藻门为主,硅藻门占总数的72.5%,并且浮游植物优势种类以中肋骨条藻及夜光藻等赤潮、耐污种为主,多样性指数均值为1.320,群落结构较单一,水质条件处于较差水平,浮游植物丰度及生物量分别为0.678x104个/L、12.255mg/m3;浮游动物共出现28种,优势种类主要以原生动物及桡足类为主,多样性指数均值为1.123,水质条件属于较差水平。并且其数量分布呈明显的季节分布与水平分布差异。浮游动物近岸海域多样性水平低于远岸,与浮游植物调查结果基本契合,进一步表明近岸海域水质条件受到一定的污染。
课题组于2014-2015年8航次对天津近岸海域主要水质理化指标及浮游生物群落结构进行调查分析,并利用富营养化指数、有机污染评价指数法、生物多样性指数法对该海域进行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价分析,取得结果如下: 天津近岸海域主要水质物理指标符合近岸海域变化规律,化学指标中DIN、DIP及COD,2014-2015年调查结果均值分别为0.463mg/L、0.029mg/L及3.392mg/L,其中DIN调查结果在海水等级划分中属于第四类环境功能区站位较多,个别站位超过上限值,DIP调查结果较为良好,整体表现处于第二类环境功能区,COD的调查结果属于第三类环境功能区,并且有机物含量处于较高水平。分析表明,天津近岸海水水质受污染较为严重,受陆源污染、围填海等非自然因素影响比较大。 共鉴定出浮游植物51种,主要以硅藻门和甲藻门为主,硅藻门占总数的72.5%,并且浮游植物优势种类以中肋骨条藻及夜光藻等赤潮、耐污种为主,多样性指数均值为1.320,群落结构较单一,水质条件处于较差水平,浮游植物丰度及生物量分别为0.678x104个/L、12.255mg/m3;浮游动物共出现28种,优势种类主要以原生动物及桡足类为主,多样性指数均值为1.123,水质条件属于较差水平。并且其数量分布呈明显的季节分布与水平分布差异。浮游动物近岸海域多样性水平低于远岸,与浮游植物调查结果基本契合,进一步表明近岸海域水质条件受到一定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