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1133684]山西农田土壤硝态氮累积、淋失控制理论与技术集成示范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
收藏
|

技术详细介绍

本项目为2017年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农业)项目,项目编号:201703D221008-1,项目起止年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项目经费9.0万元。 本项目以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为基础,系统研究土壤剖面中残留硝态氮的累积状况及其影响因子,在此基础上探讨减少土壤剖面硝态氮累积量的途径,为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及减少土壤硝态氮累积提供技术支撑;以山西省典型区域土壤-地下水生态系统为重点研究对象,开展次级尺度土壤硝态氮累积、淋失特征及其对地下水体影响的研究,以期为尺度演绎提供依据;以整个山西省农田土壤为研究核心,从区域尺度上揭示土壤硝态氮累积、淋失特征;以由点到线再到面为研究主线,提出土壤硝态氮累积、淋失控制理论,集成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和减少土壤硝态氮残留的技术模式并示范应用,为山西省农业“两减”政策提供重要依据,对从源头上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及保护区域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从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项目通过搭建农田氮素过程综合研究平台,对农田氮素转化机制及其环境效应进行了综合研究,分析了旱作农田生态系统氮素平衡状况,提出 “氮碳运筹防控硝态氮淋失技术”;明确了山西省农田土壤硝态氮现阶段累积和淋失状况、空间分布格局;集成了旱作春玉米氮素淋失阻控技术模式3套,该技术在寿阳县宗艾镇、景尚乡、平舒乡等区域示范推广应用0.17万亩,增产幅度达到20.5%,氮肥当季利用率提高7.2个百分点,硝态氮淋失率降低16.4%。;发表了论文3篇,制定山西省地方标准3项,培养研究生1名。
本项目为2017年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农业)项目,项目编号:201703D221008-1,项目起止年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项目经费9.0万元。 本项目以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为基础,系统研究土壤剖面中残留硝态氮的累积状况及其影响因子,在此基础上探讨减少土壤剖面硝态氮累积量的途径,为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及减少土壤硝态氮累积提供技术支撑;以山西省典型区域土壤-地下水生态系统为重点研究对象,开展次级尺度土壤硝态氮累积、淋失特征及其对地下水体影响的研究,以期为尺度演绎提供依据;以整个山西省农田土壤为研究核心,从区域尺度上揭示土壤硝态氮累积、淋失特征;以由点到线再到面为研究主线,提出土壤硝态氮累积、淋失控制理论,集成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和减少土壤硝态氮残留的技术模式并示范应用,为山西省农业“两减”政策提供重要依据,对从源头上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及保护区域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从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项目通过搭建农田氮素过程综合研究平台,对农田氮素转化机制及其环境效应进行了综合研究,分析了旱作农田生态系统氮素平衡状况,提出 “氮碳运筹防控硝态氮淋失技术”;明确了山西省农田土壤硝态氮现阶段累积和淋失状况、空间分布格局;集成了旱作春玉米氮素淋失阻控技术模式3套,该技术在寿阳县宗艾镇、景尚乡、平舒乡等区域示范推广应用0.17万亩,增产幅度达到20.5%,氮肥当季利用率提高7.2个百分点,硝态氮淋失率降低16.4%。;发表了论文3篇,制定山西省地方标准3项,培养研究生1名。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6    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2030382号-1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四川省技术转移中心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