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详细介绍
1、研究背景 黑龙江省地处高寒地区,独特的气候、地理条件(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降水量适宜、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等)使其生产的梨果具有风味浓郁,甜酸适度,汁液丰富,无污染等地域特色,并形成稳定的消费群体。但黑龙江的梨多以软香型为主,软肉品种不耐贮,由于贮藏条件有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黑龙江梨产业的发展,生产上急需抗寒、耐贮梨品种。课题组于1978年开始制定了优质、抗寒、晚熟、抗病、耐贮的育种目标,开始进行品种选育。 2、技术原理和指标 采用秋子梨次生种的F1代为母本保证后代的抗寒性,亲缘远源的优质梨为父本保证后代品质优良,杂交采用单交及复式杂交,混合花粉授粉的方式。通过“三圃”选择,预选高接,缩短育种年限,并进行广泛的区域试验。 梨抗寒种质资源“79-1361”表现为:优质、抗寒、晚熟、抗病、耐贮。平均单果重165g,最大450g,果实圆形,果形整齐,纵径10.18 cm,横径10.09 cm。果梗斜生,基部不膨大,长4.62cm。梗洼浅,中。萼片宿存、聚合,萼洼浅、阔、平滑。果皮薄,果面平滑、无棱沟。果点小、多。果面黄色,有红晕,部分着橘红色,片红。果肉白色,肉质甜脆、多汁。石细胞少,品质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8%,成熟果实外观品质好。果实在哈尔滨市9月下旬成熟,普通窖藏条件下可贮180 d,耐运输。抗逆性强,正常管理条件下,果实不感染黑星病和褐斑病。 3、技术成熟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经过广泛的区域试验,梨优质抗寒耐贮新品系79-1361适合在黑龙江省的南部及东部山区推广种植。安全可靠。
1、研究背景 黑龙江省地处高寒地区,独特的气候、地理条件(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降水量适宜、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等)使其生产的梨果具有风味浓郁,甜酸适度,汁液丰富,无污染等地域特色,并形成稳定的消费群体。但黑龙江的梨多以软香型为主,软肉品种不耐贮,由于贮藏条件有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黑龙江梨产业的发展,生产上急需抗寒、耐贮梨品种。课题组于1978年开始制定了优质、抗寒、晚熟、抗病、耐贮的育种目标,开始进行品种选育。 2、技术原理和指标 采用秋子梨次生种的F1代为母本保证后代的抗寒性,亲缘远源的优质梨为父本保证后代品质优良,杂交采用单交及复式杂交,混合花粉授粉的方式。通过“三圃”选择,预选高接,缩短育种年限,并进行广泛的区域试验。 梨抗寒种质资源“79-1361”表现为:优质、抗寒、晚熟、抗病、耐贮。平均单果重165g,最大450g,果实圆形,果形整齐,纵径10.18 cm,横径10.09 cm。果梗斜生,基部不膨大,长4.62cm。梗洼浅,中。萼片宿存、聚合,萼洼浅、阔、平滑。果皮薄,果面平滑、无棱沟。果点小、多。果面黄色,有红晕,部分着橘红色,片红。果肉白色,肉质甜脆、多汁。石细胞少,品质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8%,成熟果实外观品质好。果实在哈尔滨市9月下旬成熟,普通窖藏条件下可贮180 d,耐运输。抗逆性强,正常管理条件下,果实不感染黑星病和褐斑病。 3、技术成熟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经过广泛的区域试验,梨优质抗寒耐贮新品系79-1361适合在黑龙江省的南部及东部山区推广种植。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