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1132444]川产道地药材种质资源库的建立及共享利用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软件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
收藏
|

技术详细介绍

药材种质资源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药材育种和药材生产的物质基础。我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然而,由于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意识不够,资源逐渐变少,原料不足,加上受到利益等种种因素的驱使,人们进行了疯狂式地掠夺,致使一些药用植物失去合适的生存环境,许多种类趋于衰退或灭绝,导致我国现在的生物多样性是世界上破坏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家种的大宗药用植物有150多种,种植面积达440多万亩。长期以来,川产道地药材种质资源标准不统一、资源保存相对分散、信息网络设施薄弱,制约了川产药材物种质资源的共享利用。为了提高川产道地药材种质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在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8TJPT0013)支撑下,针对丹参、芍药、姜黄等川产道地药材种质资源规范标准不统一、保存体系不完善、资源保存相对分散、资源整合有待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薄弱、共享利用困难等关键问题,逐步建立完善的川产道地药材种质资源库,并对种质资源开展系统评价和濒危保护评估,建立中药材数字化平台,实现信息和资源共享。 通过项目组全体成员通力合作,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 (1)收集全国范围内的丹参、芍药和姜黄的野生种、栽培品种、农家品种、野生近缘种的种质资源共1467份,建立种质资源圃3个; (2)基于生态环境和化学有效成分,系统评价收集的种质资源材料,筛选得到优质种质资源材料共计11份,为川产道地药材品种改良和新品种选育提供材料; (3)收集的数字化种质资源材料共计425份,建立数字化种质资源库1个,通过资源信息的集中促进药用植物资源科学知识的普及; (4)建立种质资源标本库1个; (5)搭建川产道地药材种质资源共享服务平台1个,为西华大学、中江县农业局、中江齐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总计20个国内相关单位与科研人员提供了大量种质资源材料; (6)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 本项目利用化学特征、形态特征、生态特征、分子特征等综合分析,对川产道地药材进行综合评价,集中了川产道地药材种质资源信息,节约了人力和物力,有利于濒危植物资源的保护;同时建立数字化种质资源库和种质资源标本库,通过信息和资源的有效整合,搭建资源共享服务网络平台,实现重要资源信息现代化,为全国从事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药和天然药物研发等科研工作人员、中药材育种和品种改良人员等提供了资源平台,扩大了资源利用范围,推动了中药资源综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药材种质资源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药材育种和药材生产的物质基础。我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然而,由于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意识不够,资源逐渐变少,原料不足,加上受到利益等种种因素的驱使,人们进行了疯狂式地掠夺,致使一些药用植物失去合适的生存环境,许多种类趋于衰退或灭绝,导致我国现在的生物多样性是世界上破坏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家种的大宗药用植物有150多种,种植面积达440多万亩。长期以来,川产道地药材种质资源标准不统一、资源保存相对分散、信息网络设施薄弱,制约了川产药材物种质资源的共享利用。为了提高川产道地药材种质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在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8TJPT0013)支撑下,针对丹参、芍药、姜黄等川产道地药材种质资源规范标准不统一、保存体系不完善、资源保存相对分散、资源整合有待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薄弱、共享利用困难等关键问题,逐步建立完善的川产道地药材种质资源库,并对种质资源开展系统评价和濒危保护评估,建立中药材数字化平台,实现信息和资源共享。 通过项目组全体成员通力合作,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 (1)收集全国范围内的丹参、芍药和姜黄的野生种、栽培品种、农家品种、野生近缘种的种质资源共1467份,建立种质资源圃3个; (2)基于生态环境和化学有效成分,系统评价收集的种质资源材料,筛选得到优质种质资源材料共计11份,为川产道地药材品种改良和新品种选育提供材料; (3)收集的数字化种质资源材料共计425份,建立数字化种质资源库1个,通过资源信息的集中促进药用植物资源科学知识的普及; (4)建立种质资源标本库1个; (5)搭建川产道地药材种质资源共享服务平台1个,为西华大学、中江县农业局、中江齐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总计20个国内相关单位与科研人员提供了大量种质资源材料; (6)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 本项目利用化学特征、形态特征、生态特征、分子特征等综合分析,对川产道地药材进行综合评价,集中了川产道地药材种质资源信息,节约了人力和物力,有利于濒危植物资源的保护;同时建立数字化种质资源库和种质资源标本库,通过信息和资源的有效整合,搭建资源共享服务网络平台,实现重要资源信息现代化,为全国从事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药和天然药物研发等科研工作人员、中药材育种和品种改良人员等提供了资源平台,扩大了资源利用范围,推动了中药资源综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6    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2030382号-1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四川省技术转移中心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