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详细介绍
1.任务来源 本项目成果来源于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全熔融新型高塔风冷造粒复合肥产业化”,项目编号:2012GC0081。 2.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 本项目属化肥工程技术中复合肥生产技术领域。项目集成 ”制备不结块尿基复合肥的生产系统”、“一种高塔复合肥设备强化通风装置”及”一种复合肥冷却滚筒”等专利技术形成的高效全熔融塔式风冷造粒复合肥生产技术,实现塔式复合肥生产过程一步法快速熔融,强制风冷,集料口处温度降至40℃,解决了颗粒冷却结晶过程中塔壁粘接和结疤问题;采用硅藻高分子复合物等添加剂,促进结晶形成,使颗粒表面快速结晶并改善颗粒表面结构,防止颗粒粘接,降低返料;采用一体化复合肥包裹技术,解决了复合肥容易吸潮问题,减少颗粒间的粘接结块,增加复合肥的缓控释性能。由于冷却效率高,矮化塔身,使塔身降低至50m,无需二次冷却,显著降低基建投入和施工周期;本技术能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正常生产,系统检修时间全年20天,一次造粒合格率高达96%,提高生产的连续稳定性,便于后续加工等特点。 项目已建成年产20万吨复合肥生产线2条,“三废”达标排放,能生产多种配方复合肥产品,装置运行稳定。项目复合肥颗粒粒度(1~4.75㎜或3.5~5.6㎜)≥98%,缩二脲含量小于0.8%且缓释均匀,产品质量经质检部门检测,达到GB15063-2009标准要求,其应用可满足高端农业需求。 3.成果的创新性、先进性 项目经过产业化技术研究,在工艺技术、配方技术和复合肥包衣技术等多方面取得创新,形成了高效全熔融塔式风冷造粒复合肥生产技术成果。其创新性、先进性在于: 3.1 工艺创新 高效全熔融塔式风冷造粒复合肥生产技术采用”制备不结块尿基复合肥的生产系统”和“一种高塔复合肥设备强化通风装置”专利技术,实现一步法快速熔融,可提高复合肥磷含量,最高可达18%;同时采用专利工艺使经过聚并、包层长大成球的颗粒在集料口处温度降至40℃,解决了普通高塔颗粒自然冷却结晶降温太慢而导致物料温度高、结晶不好,易在漏斗内壁粘接和结疤问题;由于冷却效率高,矮化塔身,使塔身降低至50m,显著降低基建投入和施工周期(普通高塔75~110m);本技术采用强化通风装置,无需二次冷却,无粉尘和粘壁,并能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正常生产,系统检修时间全年20天,一次造粒合格率高达96%,提高生产的连续稳定性,便于后续加工。 3.2 配方创新 高效全熔融塔式风冷造粒复合肥生产技术的工艺配方以尿素、磷酸一铵、氯化钾(或硫酸钾)、助熔剂及填充料为原料。采用硅藻高分子复合物和微量元素添加剂,硅藻高分子复合物添加量0.5~1%,促进结晶形成,使颗粒表面快速结晶并改善颗粒表面结构,防止颗粒粘接,降低返料,同时起到一定的缓释效果。采用微量元素助溶剂与氯化铵、硫酸铵等联用,降低尿素熔点的同时降低了氯化铵用量(氯化铵用量0~5%,Cl-含量0~3%,普通高塔氯化胺用量5~10%),减轻设备腐蚀,并可生产低氯甚至无氯复合肥,减少土壤盐害,满足不同作物生长需求。 3.3 复合肥胞衣技术创新 普通高塔工艺筛分后复合肥颗粒大小不均、表面凹陷、容易吸潮,为减少颗粒间的粘接结块和增加复合肥的缓控释性能,需在颗粒表面进行包衣处理。采用”一种高塔复合肥颗粒包衣筒”专利技术,解决了胞衣筒内复合肥颗粒与包膜物料的分离问题,无需额外筛分,降低了生产投入成本以及维护难度,其一体化结构占用空间小。
1.任务来源 本项目成果来源于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全熔融新型高塔风冷造粒复合肥产业化”,项目编号:2012GC0081。 2.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 本项目属化肥工程技术中复合肥生产技术领域。项目集成 ”制备不结块尿基复合肥的生产系统”、“一种高塔复合肥设备强化通风装置”及”一种复合肥冷却滚筒”等专利技术形成的高效全熔融塔式风冷造粒复合肥生产技术,实现塔式复合肥生产过程一步法快速熔融,强制风冷,集料口处温度降至40℃,解决了颗粒冷却结晶过程中塔壁粘接和结疤问题;采用硅藻高分子复合物等添加剂,促进结晶形成,使颗粒表面快速结晶并改善颗粒表面结构,防止颗粒粘接,降低返料;采用一体化复合肥包裹技术,解决了复合肥容易吸潮问题,减少颗粒间的粘接结块,增加复合肥的缓控释性能。由于冷却效率高,矮化塔身,使塔身降低至50m,无需二次冷却,显著降低基建投入和施工周期;本技术能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正常生产,系统检修时间全年20天,一次造粒合格率高达96%,提高生产的连续稳定性,便于后续加工等特点。 项目已建成年产20万吨复合肥生产线2条,“三废”达标排放,能生产多种配方复合肥产品,装置运行稳定。项目复合肥颗粒粒度(1~4.75㎜或3.5~5.6㎜)≥98%,缩二脲含量小于0.8%且缓释均匀,产品质量经质检部门检测,达到GB15063-2009标准要求,其应用可满足高端农业需求。 3.成果的创新性、先进性 项目经过产业化技术研究,在工艺技术、配方技术和复合肥包衣技术等多方面取得创新,形成了高效全熔融塔式风冷造粒复合肥生产技术成果。其创新性、先进性在于: 3.1 工艺创新 高效全熔融塔式风冷造粒复合肥生产技术采用”制备不结块尿基复合肥的生产系统”和“一种高塔复合肥设备强化通风装置”专利技术,实现一步法快速熔融,可提高复合肥磷含量,最高可达18%;同时采用专利工艺使经过聚并、包层长大成球的颗粒在集料口处温度降至40℃,解决了普通高塔颗粒自然冷却结晶降温太慢而导致物料温度高、结晶不好,易在漏斗内壁粘接和结疤问题;由于冷却效率高,矮化塔身,使塔身降低至50m,显著降低基建投入和施工周期(普通高塔75~110m);本技术采用强化通风装置,无需二次冷却,无粉尘和粘壁,并能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正常生产,系统检修时间全年20天,一次造粒合格率高达96%,提高生产的连续稳定性,便于后续加工。 3.2 配方创新 高效全熔融塔式风冷造粒复合肥生产技术的工艺配方以尿素、磷酸一铵、氯化钾(或硫酸钾)、助熔剂及填充料为原料。采用硅藻高分子复合物和微量元素添加剂,硅藻高分子复合物添加量0.5~1%,促进结晶形成,使颗粒表面快速结晶并改善颗粒表面结构,防止颗粒粘接,降低返料,同时起到一定的缓释效果。采用微量元素助溶剂与氯化铵、硫酸铵等联用,降低尿素熔点的同时降低了氯化铵用量(氯化铵用量0~5%,Cl-含量0~3%,普通高塔氯化胺用量5~10%),减轻设备腐蚀,并可生产低氯甚至无氯复合肥,减少土壤盐害,满足不同作物生长需求。 3.3 复合肥胞衣技术创新 普通高塔工艺筛分后复合肥颗粒大小不均、表面凹陷、容易吸潮,为减少颗粒间的粘接结块和增加复合肥的缓控释性能,需在颗粒表面进行包衣处理。采用”一种高塔复合肥颗粒包衣筒”专利技术,解决了胞衣筒内复合肥颗粒与包膜物料的分离问题,无需额外筛分,降低了生产投入成本以及维护难度,其一体化结构占用空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