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1126255]沥青拌和站质量监控系统开发及配套技术研究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软件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
收藏
|

技术详细介绍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 我国生产沥青混合料的拌合楼大都采用间歇式拌合设备,规范明确要求拌合设备必须配备打印机,并实时打印相关数据,这对沥青混合料质量控制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到目前为止,除打印机外,国产及进口拌合设备几乎都没有数据采集系统,更没有实时在线数据处理分析及监测系统,这就使得对沥青混合料拌合楼拌合质量的实时监控十分困难,严重影响了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导致沥青混合料拌和楼迟迟未实现动态控制的原因主要有: (1)现有沥青混合料检测手段不能满足实时监控的要求; (2)拌合楼打印数据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3)沥青混合料拌合工作与质量检测工作脱节 (4)热料筛分不及时 由于上述主要原因,沥青混合料拌合质量难以实现在线实时监控,事后检测导致大量不合格产品应用于路面,造成路面质量不稳定。更进一步,即使工程完成后,也只能用极其有限的检测数据及分析结果来描述大量的混合料质量,造成沥青混合料质量评价系统失控,难以评价已建工程质量。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现代软件工程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为沥青路面质量控制提供了可靠和高效的平台。鉴于以上情况,河南工程学院联合河南省机西高速公路建设有限公司、河南省交院工程检测加固有限公司、河南省公路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提出“沥青拌和站质量监控系统开发研究”的申请,河南省科学技术厅批准立项,列为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项目编号为112102210342。 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本研究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下: (1)集料不与孔壁碰撞通过筛孔的概率; (2)沥青混合料沥青用量; (3)螺旋式开发; (4)混合料体积参数; (5)GTM旋转参数; (6)混合料级配范围; (7)裂纹扩展系数(Rmin)。 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1)开发了图像分析系统 (2)基于GTM的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计算系统 (3)采用沥青浸渍法确定集料有效密度,较传统的计算方法更接近实际状态 (4)利用裂纹扩展系数(Rmin)来判断级配是否为骨架密实结构 本项成果是有限元研究的重大改进,国外在利用有限元分析沥青面层的断裂与损伤时一直无法区分出悬浮结构和骨架密实结构,本研究解决了这一难题。 上述成果查新报告显示均为国内外无同类研究。 ④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本研究应用于公路及城市道路、机场道路的路面工程。 ⑤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应用情况良好,存在的问题是推广力度较小。 ⑥历年获奖情况:无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 我国生产沥青混合料的拌合楼大都采用间歇式拌合设备,规范明确要求拌合设备必须配备打印机,并实时打印相关数据,这对沥青混合料质量控制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到目前为止,除打印机外,国产及进口拌合设备几乎都没有数据采集系统,更没有实时在线数据处理分析及监测系统,这就使得对沥青混合料拌合楼拌合质量的实时监控十分困难,严重影响了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导致沥青混合料拌和楼迟迟未实现动态控制的原因主要有: (1)现有沥青混合料检测手段不能满足实时监控的要求; (2)拌合楼打印数据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3)沥青混合料拌合工作与质量检测工作脱节 (4)热料筛分不及时 由于上述主要原因,沥青混合料拌合质量难以实现在线实时监控,事后检测导致大量不合格产品应用于路面,造成路面质量不稳定。更进一步,即使工程完成后,也只能用极其有限的检测数据及分析结果来描述大量的混合料质量,造成沥青混合料质量评价系统失控,难以评价已建工程质量。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现代软件工程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为沥青路面质量控制提供了可靠和高效的平台。鉴于以上情况,河南工程学院联合河南省机西高速公路建设有限公司、河南省交院工程检测加固有限公司、河南省公路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提出“沥青拌和站质量监控系统开发研究”的申请,河南省科学技术厅批准立项,列为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项目编号为112102210342。 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本研究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下: (1)集料不与孔壁碰撞通过筛孔的概率; (2)沥青混合料沥青用量; (3)螺旋式开发; (4)混合料体积参数; (5)GTM旋转参数; (6)混合料级配范围; (7)裂纹扩展系数(Rmin)。 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1)开发了图像分析系统 (2)基于GTM的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计算系统 (3)采用沥青浸渍法确定集料有效密度,较传统的计算方法更接近实际状态 (4)利用裂纹扩展系数(Rmin)来判断级配是否为骨架密实结构 本项成果是有限元研究的重大改进,国外在利用有限元分析沥青面层的断裂与损伤时一直无法区分出悬浮结构和骨架密实结构,本研究解决了这一难题。 上述成果查新报告显示均为国内外无同类研究。 ④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本研究应用于公路及城市道路、机场道路的路面工程。 ⑤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应用情况良好,存在的问题是推广力度较小。 ⑥历年获奖情况:无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6    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2030382号-1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四川省技术转移中心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