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97526]中国民航空中交通态势监控关键技术及应用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航空运输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该项目通过对面向任务的可信空中交通态势构建、广域空中交通态势调控、区域多机场协同资源分配、繁忙机场进离港优化调度等技术的研究,开发空中交通态势管理的系统和工具,为中国空中交通态势的监控与管理提供科学可靠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手段。面向任务的可信空中交通态势构建技术,实现了全国空中交通态势的实时监控与评估,可监控的机场不少于200个,航路点超过1000个,扇区不小于100个,并发处理任务大于500个,具备反映不同态势构建、态势管理特性的多种视图模式,为空中交通态势的可视化管理和管制决策,提供了技术平台。广域空中交通态势调控技术,实现了对全国范围内交通流量进行调控,使得航班流有序、合理。通过对航班过点时间的控制,达到平衡容量与流量的目的,有效解决了特殊复杂事件条件下广域空中交通流量调控的难题。区域多机场协同资源分配技术,实现了兼顾有效性与公平性的时隙分配方法;为多机场网络之间协同放飞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方法支持,通过对目的机场降落时隙以及航路受限元的评估,分析源机场待放飞飞机的地面等待时间,这对于时隙资源的科学规划与管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繁忙机场进离港优化调度技术,以民航空管自动化系统的数据为基础,结合航空公司和机场数据,实现了对整个机场终端内的航班进行跟踪,优化进、离港航班的次序,并向管制员提供管制建议,达到了有限空域环境下最大化空域使用效率和跑道利用率的目的;为中国进离港辅助决策系统产品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项目研发成果的应用能够为国家空管运行提供战略和战术的指导,能够针对中国空管运行特色有效解决空中交通态势监控问题,有利于缓解大面积拥塞和延误问题,有利于中国空域资源的充分利用,有利于需求与容量达到动态平衡,有利于中国空管运行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有利于确定需求并牵引空管系统的建设和发展。因此该课题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该项目通过对面向任务的可信空中交通态势构建、广域空中交通态势调控、区域多机场协同资源分配、繁忙机场进离港优化调度等技术的研究,开发空中交通态势管理的系统和工具,为中国空中交通态势的监控与管理提供科学可靠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手段。面向任务的可信空中交通态势构建技术,实现了全国空中交通态势的实时监控与评估,可监控的机场不少于200个,航路点超过1000个,扇区不小于100个,并发处理任务大于500个,具备反映不同态势构建、态势管理特性的多种视图模式,为空中交通态势的可视化管理和管制决策,提供了技术平台。广域空中交通态势调控技术,实现了对全国范围内交通流量进行调控,使得航班流有序、合理。通过对航班过点时间的控制,达到平衡容量与流量的目的,有效解决了特殊复杂事件条件下广域空中交通流量调控的难题。区域多机场协同资源分配技术,实现了兼顾有效性与公平性的时隙分配方法;为多机场网络之间协同放飞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方法支持,通过对目的机场降落时隙以及航路受限元的评估,分析源机场待放飞飞机的地面等待时间,这对于时隙资源的科学规划与管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繁忙机场进离港优化调度技术,以民航空管自动化系统的数据为基础,结合航空公司和机场数据,实现了对整个机场终端内的航班进行跟踪,优化进、离港航班的次序,并向管制员提供管制建议,达到了有限空域环境下最大化空域使用效率和跑道利用率的目的;为中国进离港辅助决策系统产品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项目研发成果的应用能够为国家空管运行提供战略和战术的指导,能够针对中国空管运行特色有效解决空中交通态势监控问题,有利于缓解大面积拥塞和延误问题,有利于中国空域资源的充分利用,有利于需求与容量达到动态平衡,有利于中国空管运行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有利于确定需求并牵引空管系统的建设和发展。因此该课题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