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1079639]双进油双电场重质劣质原油高效脱盐脱水技术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其他教育休闲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
收藏
|

技术详细介绍

该项目属石油加工过程设备强化技术领域。随着石油资源的短缺和开采程度的不断加深,原油和重质劣质化趋势日趋显著。2011年世界原油产量中重质原油已超过17%,国内重质原油处理量高峰期时已达50%左右,原油脱盐脱水难度随之凸显。国内外石油化工行业迫切希望通过石油加工过程设备强化技术提升重质和劣质原油预处理水平。项目组从石油石化和电力行业国家战略重大需求出发,通过科学分析、灵活运用电脱盐脱水的基本原理,突破了技术瓶颈,成功研发出双进油双电场重质劣质原油高效脱盐脱水新技术,并在石化和电力行业实现了大规模推广应用。项目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关键技术创新内容如下:(1)针对重质劣质原油脱盐脱水困难的行业技术难题,依据原油-水两相在静电场中的破乳、聚结、沉降的基本原理和Stokes公式,对电脱盐脱水工艺、设备结构进行了创新设计,将传统的单管进油、单个电场变更为双进油和双电场的供油和静电场脱盐脱水方式降低了原油上升速度,强化了油水分离过程,高效利用了罐内空间,提高了重质劣质原油的脱盐脱水效果,技术适应性强。(2)为有效克服传统电脱盐分离油水两相间的返混现象,上部电场采用增设水盘、落水管和反冲装置等组合技术,有效避免了下部电场处理后的上升原油与上部电场沉降的含 盐污水的返混,也防止了上部电场含盐污水向罐底流动时与下部电场原油逆流接触,解决了原油电脱盐排水舍油超标的问题,明显提高了重质原油电脱盐脱水的效果。(3)采用集成创新理念,组合应用高效混合设备、射频导纳界位仪、100%阻抗防爆变压器等先进的设备和仪表,有效地保障了重质原油脱盐脱水过程的低电耗、安全性、稳定性和脱盐脱水效果。该项目开发的成套技术具有原油适应性强、体积小、电耗低、脱盐脱水效果好、占地面积少的特点,提升了原油清洁加工和重质燃料油的利用水平,也有利于环境保护。研究成果打破了国外重质劣质原油电脱盐脱水的技术垄断,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获得了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整体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该项目开发的成套技术在石化和电力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代表性的石化企业包括中石化齐鲁分公司、中石油大港石化和中化山东昌邑石化等五十余家国内外企业。
该项目属石油加工过程设备强化技术领域。随着石油资源的短缺和开采程度的不断加深,原油和重质劣质化趋势日趋显著。2011年世界原油产量中重质原油已超过17%,国内重质原油处理量高峰期时已达50%左右,原油脱盐脱水难度随之凸显。国内外石油化工行业迫切希望通过石油加工过程设备强化技术提升重质和劣质原油预处理水平。项目组从石油石化和电力行业国家战略重大需求出发,通过科学分析、灵活运用电脱盐脱水的基本原理,突破了技术瓶颈,成功研发出双进油双电场重质劣质原油高效脱盐脱水新技术,并在石化和电力行业实现了大规模推广应用。项目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关键技术创新内容如下:(1)针对重质劣质原油脱盐脱水困难的行业技术难题,依据原油-水两相在静电场中的破乳、聚结、沉降的基本原理和Stokes公式,对电脱盐脱水工艺、设备结构进行了创新设计,将传统的单管进油、单个电场变更为双进油和双电场的供油和静电场脱盐脱水方式降低了原油上升速度,强化了油水分离过程,高效利用了罐内空间,提高了重质劣质原油的脱盐脱水效果,技术适应性强。(2)为有效克服传统电脱盐分离油水两相间的返混现象,上部电场采用增设水盘、落水管和反冲装置等组合技术,有效避免了下部电场处理后的上升原油与上部电场沉降的含 盐污水的返混,也防止了上部电场含盐污水向罐底流动时与下部电场原油逆流接触,解决了原油电脱盐排水舍油超标的问题,明显提高了重质原油电脱盐脱水的效果。(3)采用集成创新理念,组合应用高效混合设备、射频导纳界位仪、100%阻抗防爆变压器等先进的设备和仪表,有效地保障了重质原油脱盐脱水过程的低电耗、安全性、稳定性和脱盐脱水效果。该项目开发的成套技术具有原油适应性强、体积小、电耗低、脱盐脱水效果好、占地面积少的特点,提升了原油清洁加工和重质燃料油的利用水平,也有利于环境保护。研究成果打破了国外重质劣质原油电脱盐脱水的技术垄断,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获得了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整体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该项目开发的成套技术在石化和电力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代表性的石化企业包括中石化齐鲁分公司、中石油大港石化和中化山东昌邑石化等五十余家国内外企业。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6    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2030382号-1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四川省技术转移中心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