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07193]自然灾害与减灾防灾研究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其他安全防护
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正在研发
交易方式:
技术转让
联系人:
中山大学
进入空间
所在地:广东广州市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中山大学自然灾害研究中心成立于1992年5月,现有兼职教授和副教授20余人,包括地理、地质、气象、水文、海洋、生物、遥感、环保、经济、法律等方面的专家,中心主任是梁必骐教授。该中心主要研究中国南方和热带地区的各种自然灾害的特征、成因及其预测,自然 灾害对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评估,灾害区划与减灾规则,灾害保险与风险评价,灾害防治与减灾防灾对策,灾害信息系统和灾害法等。此外,还从事减灾宣传和教育,培养防灾减灾科技人才。
该中心成立以来,先后承担多项国家、省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八五"、"九五"科技攻关 项目以及地方防灾减灾研究课题,主持和联合主持召开了"中国南方自然灾害研讨会"及" 东亚和南亚地区热带风暴与洪水国际学术讨论会",先后派出数十人参加国内外的防灾减灾 学术会议。90年代以来,发表有关学术论文100多篇,并组织编写出版了《广东的自然灾害 》一书,与有关部门合作,共同完成30余项防灾、减灾项目。主要研究成果有:广东自然灾 害及其影响研究;中国南方自然灾害及其区划;南海台风的研究;中国南方重大气象灾害形 成规律及预测研究;中国台风灾害及其影响研究;广东旱涝灾害规律及其对策研究;广东台 风暴潮及其预报模型;广东西枝江洪水分析和预测;龙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广东 水土流失和治理;广东灾害气候的分析和预测;广东致洪暴雨形成规律的研究;1994年华南 特大暴雨洪涝规律研究;广东历史灾害研究;广东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研究;滑坡灾害的时空规律与预测,非线性滑坡预测研究与应用,长江中上游地区岸坡滑坡规律与预测制图;珠 江三角洲软土地基加固的结构性控制研究;珠江三角洲的登陆台风、暴雨和强风暴研究;城 市自然灾害与对策研究;番禺市洪险预测与灾情信息系统;旱涝影响评估模型;热带气旋灾 情评估和预测模型;人工神经网络洪水预报方法;华南沿海海面上升及可能影响和生物病虫 害的防治等。主编或合作出版有《广东省自然灾害地图集》、《1994年华南复季特大暴雨研 究》、《风暴增水分析计算》、《台风暴潮预报及工程应用》、《龙滩水电工程对珠江三角
洲生态和环境影响研究》、《灾害生态经济研究》和《灾害学》等10余种论著。
中山大学自然灾害研究中心成立于1992年5月,现有兼职教授和副教授20余人,包括地理、地质、气象、水文、海洋、生物、遥感、环保、经济、法律等方面的专家,中心主任是梁必骐教授。该中心主要研究中国南方和热带地区的各种自然灾害的特征、成因及其预测,自然 灾害对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评估,灾害区划与减灾规则,灾害保险与风险评价,灾害防治与减灾防灾对策,灾害信息系统和灾害法等。此外,还从事减灾宣传和教育,培养防灾减灾科技人才。
该中心成立以来,先后承担多项国家、省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八五"、"九五"科技攻关 项目以及地方防灾减灾研究课题,主持和联合主持召开了"中国南方自然灾害研讨会"及" 东亚和南亚地区热带风暴与洪水国际学术讨论会",先后派出数十人参加国内外的防灾减灾 学术会议。90年代以来,发表有关学术论文100多篇,并组织编写出版了《广东的自然灾害 》一书,与有关部门合作,共同完成30余项防灾、减灾项目。主要研究成果有:广东自然灾 害及其影响研究;中国南方自然灾害及其区划;南海台风的研究;中国南方重大气象灾害形 成规律及预测研究;中国台风灾害及其影响研究;广东旱涝灾害规律及其对策研究;广东台 风暴潮及其预报模型;广东西枝江洪水分析和预测;龙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广东 水土流失和治理;广东灾害气候的分析和预测;广东致洪暴雨形成规律的研究;1994年华南 特大暴雨洪涝规律研究;广东历史灾害研究;广东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研究;滑坡灾害的时空规律与预测,非线性滑坡预测研究与应用,长江中上游地区岸坡滑坡规律与预测制图;珠 江三角洲软土地基加固的结构性控制研究;珠江三角洲的登陆台风、暴雨和强风暴研究;城 市自然灾害与对策研究;番禺市洪险预测与灾情信息系统;旱涝影响评估模型;热带气旋灾 情评估和预测模型;人工神经网络洪水预报方法;华南沿海海面上升及可能影响和生物病虫 害的防治等。主编或合作出版有《广东省自然灾害地图集》、《1994年华南复季特大暴雨研 究》、《风暴增水分析计算》、《台风暴潮预报及工程应用》、《龙滩水电工程对珠江三角
洲生态和环境影响研究》、《灾害生态经济研究》和《灾害学》等10余种论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