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1069775]四氢呋喃-3-甲胺制备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农药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
收藏
|

技术详细介绍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一个农药生产和使用的大国。但由于受科技发展水平的限制,中国生产和使用的农药中大约有一半属于高污染、高残留和高毒类品种,对人畜、作物和生态环境造成很大影响。2002年首次在日本登记上市的呋虫胺是日本三井公司开发的新一代烟碱类杀虫剂,鉴于其所具有的很广的杀虫谱,对人畜、作物和环境十分安全的优异特性,已越来越呈现出成为世界性大型农药的发展趋势。项目四氢呋喃-3-甲胺是合成呋虫胺的唯一、关键中间体,由于制备技术含量高,长期以来为日本三井公司所垄断。期间,国内虽然对此也有所研究,但都因技术原因而未获成功。该项目则通过对其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采用了以石油化工副产物丁烯二醇为起始原料,水煤气、氢气等低价、低分子量的气体为主要原料的新的合成路线,成功研制出了四氢呋喃-3-甲胺制备关键技术,产品的主要工艺路线为环合-醛化-氢化合成,产品纯度为98.5%,总收率为74.16%,具有原料价廉易得、合成工艺简单、产品纯度和收率高、三废污染少,以及非常适合工业化生产等优点,并有效填补了国内空白,使呋虫胺的价格从原来依赖进口时的每吨120万元,降至使用该项目产品合成后的每吨35万元,对推动中国发展绿色环保和优质新型杀虫剂,改善生态环境,推动“三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该项目列入2017年浙江省新产品试制计划,2018年5月通过了省级新产品鉴定,同年10月获得了科技成果登记证书。该项目发明单位(第一完成单位)是国内规模最大的产业化生产该产品的企业,产品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为国内领先,其工艺被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鉴定为“国内首次使用”,其技术在国内文献的科技查新中“未见报道”。 项目已获包括“一种3-甲胺四氢呋喃的制备方法”在内的国家授权发明专利3件、实用新型专利2件。2016年产业化生产以来,已有河北威远、湖北金贤达、江苏新腾等近10家呋虫胺生产厂家购买和使用了该项目产品,共计销售产品353.3吨,实现直接经济效益销售13912.72万元,利税5488.16万元,间接经济效益10425.6万元。2017年5月,项目第一完成单位被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认定为行业“龙头企业”,2018年11月,被全国高企认定办公室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一个农药生产和使用的大国。但由于受科技发展水平的限制,中国生产和使用的农药中大约有一半属于高污染、高残留和高毒类品种,对人畜、作物和生态环境造成很大影响。2002年首次在日本登记上市的呋虫胺是日本三井公司开发的新一代烟碱类杀虫剂,鉴于其所具有的很广的杀虫谱,对人畜、作物和环境十分安全的优异特性,已越来越呈现出成为世界性大型农药的发展趋势。项目四氢呋喃-3-甲胺是合成呋虫胺的唯一、关键中间体,由于制备技术含量高,长期以来为日本三井公司所垄断。期间,国内虽然对此也有所研究,但都因技术原因而未获成功。该项目则通过对其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采用了以石油化工副产物丁烯二醇为起始原料,水煤气、氢气等低价、低分子量的气体为主要原料的新的合成路线,成功研制出了四氢呋喃-3-甲胺制备关键技术,产品的主要工艺路线为环合-醛化-氢化合成,产品纯度为98.5%,总收率为74.16%,具有原料价廉易得、合成工艺简单、产品纯度和收率高、三废污染少,以及非常适合工业化生产等优点,并有效填补了国内空白,使呋虫胺的价格从原来依赖进口时的每吨120万元,降至使用该项目产品合成后的每吨35万元,对推动中国发展绿色环保和优质新型杀虫剂,改善生态环境,推动“三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该项目列入2017年浙江省新产品试制计划,2018年5月通过了省级新产品鉴定,同年10月获得了科技成果登记证书。该项目发明单位(第一完成单位)是国内规模最大的产业化生产该产品的企业,产品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为国内领先,其工艺被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鉴定为“国内首次使用”,其技术在国内文献的科技查新中“未见报道”。 项目已获包括“一种3-甲胺四氢呋喃的制备方法”在内的国家授权发明专利3件、实用新型专利2件。2016年产业化生产以来,已有河北威远、湖北金贤达、江苏新腾等近10家呋虫胺生产厂家购买和使用了该项目产品,共计销售产品353.3吨,实现直接经济效益销售13912.72万元,利税5488.16万元,间接经济效益10425.6万元。2017年5月,项目第一完成单位被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认定为行业“龙头企业”,2018年11月,被全国高企认定办公室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6    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2030382号-1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四川省技术转移中心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