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1062289]化合物毒性预测专家系统V1.02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软件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
收藏
|

技术详细介绍

《化合物毒性预测专家系统V1.02》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资助下完成的(项目批准号:30571591),负责单位为中国医科大学。该成果已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证书号:软著登字第0176294号);已发表论文14篇(其中SCI收录2篇);著作3部;培养硕士研究生2名,本科专题生多名。1.根据化合物结构特点对化合物毒性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建立包括化合物毒性和结构参数的数据库(还在继续扩充中)。2.采用多种统计学回归方法,建立各类化合物毒性的最佳预测模型。3.将化合物自动分类系统、结构参数计算和预测模型系统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建立了《化合物毒性预测专家系统V1.02》。传统的安全性评价是通过给予一定数量的实验动物大剂量的待测化合物,观察其毒性效应特征,然后将其实验结果外推到接受小剂量相同化合物的大量人群。然而,这些评价手段存在着许多缺点,比如实验动物和人对药物反应的种属差异;动物数量有限,难以发现发生率低的毒性反应;动物测试剂量与人体实际接触剂量的差异等;此外还有实验周期长及费用昂贵等问题。现行的化合物毒性研究方法和速度,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新化合物的研发速度。如果建立根据化合物结构特点预测其毒性大小的计算机专家辅助系统,将会显著提高安全性评价工作效率。《化合物毒性预测专家系统V1.02》不仅可以对现有已知的化合物的相关信息进行查询,而且还能够对尚未进行研究的化合物进行毒性预测,使化合物毒性预测专家系统在化学、药物学、毒理学、预防医学等领域达到实用化目的,达到高通量、快速、经济地评估预测化合物毒性。不仅对设计和生产安全的新化合物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对一些毒性资料不全的化学物危险性评估和监督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综上所述,该项成果通过推广应用将会产生显著的社会效益。
《化合物毒性预测专家系统V1.02》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资助下完成的(项目批准号:30571591),负责单位为中国医科大学。该成果已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证书号:软著登字第0176294号);已发表论文14篇(其中SCI收录2篇);著作3部;培养硕士研究生2名,本科专题生多名。1.根据化合物结构特点对化合物毒性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建立包括化合物毒性和结构参数的数据库(还在继续扩充中)。2.采用多种统计学回归方法,建立各类化合物毒性的最佳预测模型。3.将化合物自动分类系统、结构参数计算和预测模型系统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建立了《化合物毒性预测专家系统V1.02》。传统的安全性评价是通过给予一定数量的实验动物大剂量的待测化合物,观察其毒性效应特征,然后将其实验结果外推到接受小剂量相同化合物的大量人群。然而,这些评价手段存在着许多缺点,比如实验动物和人对药物反应的种属差异;动物数量有限,难以发现发生率低的毒性反应;动物测试剂量与人体实际接触剂量的差异等;此外还有实验周期长及费用昂贵等问题。现行的化合物毒性研究方法和速度,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新化合物的研发速度。如果建立根据化合物结构特点预测其毒性大小的计算机专家辅助系统,将会显著提高安全性评价工作效率。《化合物毒性预测专家系统V1.02》不仅可以对现有已知的化合物的相关信息进行查询,而且还能够对尚未进行研究的化合物进行毒性预测,使化合物毒性预测专家系统在化学、药物学、毒理学、预防医学等领域达到实用化目的,达到高通量、快速、经济地评估预测化合物毒性。不仅对设计和生产安全的新化合物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对一些毒性资料不全的化学物危险性评估和监督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综上所述,该项成果通过推广应用将会产生显著的社会效益。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6    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2030382号-1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四川省技术转移中心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