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105452]基于多径能量窗的CDMA移动通信接收技术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通信

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通过中试

交易方式: 技术转让

联系人: 东南大学

进入空间

所在地:江苏南京市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
收藏
|

技术详细介绍

本技术系CDMA移动通信系统核心技术方面的发明性成果,由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教育部重点科学基金项目联合支持,并结合国家863计划九五重点之重项目和信产部移动通信专项基金“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研究开发项目”的实施而形成。   本研究成果针对移动通信多径衰落信道中,单一到达信号径不稳定,而到达信号的能量窗相对稳定的这一物理现象,以多径能量窗作为扩频接收机的基本设计框架,克服了传统CDMA接收机“逐径”处理所带来的频繁径间切换与搜索问题,集PN码初始同步与跟踪、RAKE分集合并、自动频率校正、信道估计区间的动态调整、导频干扰抵消、RAKE和均衡级联接收、多小区搜索与合并接收及越区软切换等为一体,较好地解决了码分多址扩频通信系统中的同步跟踪、信道估计、均衡与合并接收等核心技术问题,从而构成了一套完整而又具有独创性的宽带CDMA接收机框架及设计方法。与国外经典的基于Finger结构的接收机相比,在恶劣的多径环境中性能更加稳健,在高速宽带移动环境下性能更加优越。   本研究成果创新性地引入了“多径能量窗”下的系列关键技术,构成了一套完整的CDMA接收机设计方法。已获11项发明专利,申请4项PCT发明专利,160余篇有关国内外杂志和学术会议论文。   本研究成果采用了高效的相关器组实现结构,解决了移动通信专用芯片的实现复杂度问题,已在现场试验和测试中得到了验证,成功地应用于手机专用芯片及其应用产品的开发中。该成果适用于cdma2000,WCDMA,TD-SCDMA及WLAN等无线与移动通信的芯片设计,特别适合终端基带处理核心芯片研制,并可应用于更新一代的移动通信系统研究开发中。   成果实物或图片   专利种类:发明
本技术系CDMA移动通信系统核心技术方面的发明性成果,由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教育部重点科学基金项目联合支持,并结合国家863计划九五重点之重项目和信产部移动通信专项基金“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研究开发项目”的实施而形成。   本研究成果针对移动通信多径衰落信道中,单一到达信号径不稳定,而到达信号的能量窗相对稳定的这一物理现象,以多径能量窗作为扩频接收机的基本设计框架,克服了传统CDMA接收机“逐径”处理所带来的频繁径间切换与搜索问题,集PN码初始同步与跟踪、RAKE分集合并、自动频率校正、信道估计区间的动态调整、导频干扰抵消、RAKE和均衡级联接收、多小区搜索与合并接收及越区软切换等为一体,较好地解决了码分多址扩频通信系统中的同步跟踪、信道估计、均衡与合并接收等核心技术问题,从而构成了一套完整而又具有独创性的宽带CDMA接收机框架及设计方法。与国外经典的基于Finger结构的接收机相比,在恶劣的多径环境中性能更加稳健,在高速宽带移动环境下性能更加优越。   本研究成果创新性地引入了“多径能量窗”下的系列关键技术,构成了一套完整的CDMA接收机设计方法。已获11项发明专利,申请4项PCT发明专利,160余篇有关国内外杂志和学术会议论文。   本研究成果采用了高效的相关器组实现结构,解决了移动通信专用芯片的实现复杂度问题,已在现场试验和测试中得到了验证,成功地应用于手机专用芯片及其应用产品的开发中。该成果适用于cdma2000,WCDMA,TD-SCDMA及WLAN等无线与移动通信的芯片设计,特别适合终端基带处理核心芯片研制,并可应用于更新一代的移动通信系统研究开发中。   成果实物或图片   专利种类:发明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6    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2030382号-1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四川省技术转移中心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