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1047177]临床检验申请电子化处理及标本管理系统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软件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
收藏
|

技术详细介绍

在有限规模和设施的条件下,医院检验标本日益增多,需要医疗信息系统间能够有效地共享医疗信息,以提高临床检验工作效率。该项目在现有的管理系统应用基础上,研发了一套符合临床检验要求的信息管理应用软件,建立医疗信息系统间的工作流程无缝联接,实现跨部门的检验申请和标本的网络化管理。工作开始于2006年3月,经历两个阶段:(1)实现门诊标本检验电子开单和处理;(2)实现住院标本检验电子开单和处理,以及标本的采集、运送和接收管理。全部软件的开发工作于2007年3月完成,并逐步投入实际应用,2009年3月与杭州万太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签订技术委托开发合同,获资助经费2万元。管理软件使用SybasePowerbuilder9.0、BorlandDelphi7.0开发,后台数据库服务器是微软SQLServer2000,系统为客户机/服务器应用模式。技术要点:(1)检验申请项目自动分类和标本计算:在处理检验申请时,项目软件自动进行分类、归并操作,根据检验申请项目判断所需的标本种类、数量、和取单时间。(2)可视化的标本采集提示:根据人对彩色图像更具敏感性的特点,应用了数据库和图像处理技术,实现标本信息的彩色图文显示,指导工作人员在标本采集环节的操作。(3)双屏显示与条形码操作卡的结合应用:病区检验医嘱处理工作站连接两个显示器,并利用条形码操作卡进行标本清点操作。标本清点的全部工作只需扫描条形码,操作简便,并且允许两个人同时使用工作站进行不同工作,同等功能条件下节省了护士站有限的工作场地。(4)标签异地打印:采用UDP通信实现标本标签的网络异地打印服务,共享打印机。具有安装维护方便、可追踪故障的特点。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成果的应用扩大了医疗信息资源共享范围,使临检工作流程得到优化,减少了人为差错的发生,加强了标本质量管理,最终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有力地保障了医疗工作。经专家通讯鉴定通过,认为技术有所创新,实用性强,在领域内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在有限规模和设施的条件下,医院检验标本日益增多,需要医疗信息系统间能够有效地共享医疗信息,以提高临床检验工作效率。该项目在现有的管理系统应用基础上,研发了一套符合临床检验要求的信息管理应用软件,建立医疗信息系统间的工作流程无缝联接,实现跨部门的检验申请和标本的网络化管理。工作开始于2006年3月,经历两个阶段:(1)实现门诊标本检验电子开单和处理;(2)实现住院标本检验电子开单和处理,以及标本的采集、运送和接收管理。全部软件的开发工作于2007年3月完成,并逐步投入实际应用,2009年3月与杭州万太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签订技术委托开发合同,获资助经费2万元。管理软件使用SybasePowerbuilder9.0、BorlandDelphi7.0开发,后台数据库服务器是微软SQLServer2000,系统为客户机/服务器应用模式。技术要点:(1)检验申请项目自动分类和标本计算:在处理检验申请时,项目软件自动进行分类、归并操作,根据检验申请项目判断所需的标本种类、数量、和取单时间。(2)可视化的标本采集提示:根据人对彩色图像更具敏感性的特点,应用了数据库和图像处理技术,实现标本信息的彩色图文显示,指导工作人员在标本采集环节的操作。(3)双屏显示与条形码操作卡的结合应用:病区检验医嘱处理工作站连接两个显示器,并利用条形码操作卡进行标本清点操作。标本清点的全部工作只需扫描条形码,操作简便,并且允许两个人同时使用工作站进行不同工作,同等功能条件下节省了护士站有限的工作场地。(4)标签异地打印:采用UDP通信实现标本标签的网络异地打印服务,共享打印机。具有安装维护方便、可追踪故障的特点。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成果的应用扩大了医疗信息资源共享范围,使临检工作流程得到优化,减少了人为差错的发生,加强了标本质量管理,最终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有力地保障了医疗工作。经专家通讯鉴定通过,认为技术有所创新,实用性强,在领域内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6    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2030382号-1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四川省技术转移中心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