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04255]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电池充电器
类型:
专利
技术成熟度:
正在研发
专利所属地:中国
专利号:ZL00117348.0
交易方式:
技术转让
联系人:
华南理工大学
进入空间
所在地:广东广州市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目前,商品化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以钴酸锂(LiCoO2)为主,负极材料则以中间相碳微球(MCMB)为主。由于钴的资源缺乏、价格昂贵、存在安全隐患、毒性大以及对环境污染严重等因素影响了钴酸锂的应用前景。本项目采用新的技术路线和制备工艺,以锰取代钴,通过熔融浸渍、固相反应以及改性等手段来制备锰酸锂正极材料;用树脂包覆天然石墨进行热解改性等手段来制备负极材料。本项目已完成了每炉次制备6-8公斤级改性锰酸锂正极材料和2-3公斤级表面包覆改性天然石墨负极材料的中试放大试验,所得产品经权威检测机构的检测,证明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优良。本项目产品的制备工艺具有流程短、投资省、设备简单、智能化控制、操作简便等特点;所得产品具有质量稳定、性能价格比高、易于进行产业化生产、使用过程较安全等特点。
技术指标或产品性能:改性锰酸锂正极材料以15mA/g的倍率恒流充放电,充放电电压为3.5~4.3V时,其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25.4mAh/g,前5次循环平均放电比容量为126.6 mAh/g。
改性天然石墨负极材料以0.1C (0.30mA/cm2 )的倍率恒流充放电,充放电电压为0.001~2.0V(vs.Li/Li+)时,其首次放电比容量为369.3mAh/g,前5次循环平均放电比容量为363.7 mAh/g。
适用范围及市场前景:适用范围:近期可作为小型锂离子电池(如用作手机、随身听、笔记本电脑、摄像机、BP机等用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的正、负极材料;中远期主要可作为电动车辆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的正、负极材料,还可以用作军用设备、航空航天、航海以及电站储备电源等用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领域。
市场前景:目前,前述近期适用领域的市场已经日益成熟;而在中远期,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将成为电动车辆的首选动力蓄电池,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巨大的中、远期潜在市场孕育着其正、负极材料的巨大潜在市场。
项目投资条件及投资额:
1) 项目生产条件:物料供应、能源、交通条件、生产所需原料国内均有出售,并且货源充足。生产用水量不大,约需200吨/天,排出的废水对环境无污染。生产过程除电力外不需要其它能源。总动力约8000KW(该数值很不准确,要进行初步产业化生产时才能较准确地确定)。
2)环境污染治理、劳动安全和卫生设施:本项目整个生产过程中没有有毒气体或有毒废水产生,对环境没有污染。
投资估算(按年产正极材料400吨、负极材料200吨估算)
*设备投资约800万元
*厂房改造约100万元
*技术及设计费约300万元
*流动资金约900万元
*不可预见费约200万元
合计总投资约2300万元
成果所处研究阶段:中试阶段
成果鉴定:省部级鉴定,国内领先
合作方式:面议
知识产权或已应用情况:已申请中国发明专利三项并已获授专利权
(1)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ZL00117347.2
(2)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专利号ZL00117352.9
锂离子电池负极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ZL00117348.0
目前,商品化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以钴酸锂(LiCoO2)为主,负极材料则以中间相碳微球(MCMB)为主。由于钴的资源缺乏、价格昂贵、存在安全隐患、毒性大以及对环境污染严重等因素影响了钴酸锂的应用前景。本项目采用新的技术路线和制备工艺,以锰取代钴,通过熔融浸渍、固相反应以及改性等手段来制备锰酸锂正极材料;用树脂包覆天然石墨进行热解改性等手段来制备负极材料。本项目已完成了每炉次制备6-8公斤级改性锰酸锂正极材料和2-3公斤级表面包覆改性天然石墨负极材料的中试放大试验,所得产品经权威检测机构的检测,证明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优良。本项目产品的制备工艺具有流程短、投资省、设备简单、智能化控制、操作简便等特点;所得产品具有质量稳定、性能价格比高、易于进行产业化生产、使用过程较安全等特点。
技术指标或产品性能:改性锰酸锂正极材料以15mA/g的倍率恒流充放电,充放电电压为3.5~4.3V时,其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25.4mAh/g,前5次循环平均放电比容量为126.6 mAh/g。
改性天然石墨负极材料以0.1C (0.30mA/cm2 )的倍率恒流充放电,充放电电压为0.001~2.0V(vs.Li/Li+)时,其首次放电比容量为369.3mAh/g,前5次循环平均放电比容量为363.7 mAh/g。
适用范围及市场前景:适用范围:近期可作为小型锂离子电池(如用作手机、随身听、笔记本电脑、摄像机、BP机等用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的正、负极材料;中远期主要可作为电动车辆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的正、负极材料,还可以用作军用设备、航空航天、航海以及电站储备电源等用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领域。
市场前景:目前,前述近期适用领域的市场已经日益成熟;而在中远期,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将成为电动车辆的首选动力蓄电池,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巨大的中、远期潜在市场孕育着其正、负极材料的巨大潜在市场。
项目投资条件及投资额:
1) 项目生产条件:物料供应、能源、交通条件、生产所需原料国内均有出售,并且货源充足。生产用水量不大,约需200吨/天,排出的废水对环境无污染。生产过程除电力外不需要其它能源。总动力约8000KW(该数值很不准确,要进行初步产业化生产时才能较准确地确定)。
2)环境污染治理、劳动安全和卫生设施:本项目整个生产过程中没有有毒气体或有毒废水产生,对环境没有污染。
投资估算(按年产正极材料400吨、负极材料200吨估算)
*设备投资约800万元
*厂房改造约100万元
*技术及设计费约300万元
*流动资金约900万元
*不可预见费约200万元
合计总投资约2300万元
成果所处研究阶段:中试阶段
成果鉴定:省部级鉴定,国内领先
合作方式:面议
知识产权或已应用情况:已申请中国发明专利三项并已获授专利权
(1)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ZL00117347.2
(2)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专利号ZL00117352.9
锂离子电池负极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ZL001173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