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04138]虾头、虾壳综合利用技术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农副产品贮藏与保鲜
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正在研发
交易方式:
技术转让
联系人:
华南理工大学
进入空间
所在地:广东广州市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1. 虾头内源酶自溶制备虾香调味料的研究
对虾加工生产虾仁及去头虾过程中,虾头会作为加工下脚料及废弃物处理。而虾头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风味物质,可用于制备虾香调味料加以利用。本课题组利用虾头内源酶研究了使虾头水解自溶的温度、固液比、时间及pH值等因素的影响,并得出了获得较高氨基酸含量产品的最优工艺条件,水解后可以得到氨态氮含量为0.31%,可溶性蛋白(短肽)含量为4.2mg/ml的调味液,香味浓郁,营养丰富;提取虾头蛋白酶,利用该酶与其它蛋白酶复合对虾头进行水解,水解液中可溶性蛋白(短肽)含量可达到8.0mg/ml,氨态氮含量可达到0.42%。
2. 对虾头中脂溶性成分的提取研究
为了充分利用虾头中的蛋白质资源,先将虾头酶水解,然后再进行溶剂提取,脂溶性物质的提取率也因此而提高了15%左右;虾头酶水解后,经离心后分离液-固两相,采用直接浸提法进行浸提。采用环己烷作为提取溶剂,通过研究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方案。所得到的脂溶性提取物呈深红色,具有浓郁虾香风味。虾青素的含量为0.673mg/100g虾头。虾油的不饱和程度较高,游离脂肪酸含量较高,杂质较多。经气象色谱分析,虾头中脂肪酸的种类很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占脂肪酸总量的63.12%,必需脂肪酸的总含量为43.28%。
该研究不仅提高了产油率,减少了环境污染,又可以充分回收蛋白质资源,提高了经济价值;另一方面又为甲壳素的生产进行了前处理。
3. 虾壳提取甲壳素、壳聚糖技术
虾壳经脱钙、脱蛋白后得到甲壳素。在微波场敞开式反应系统中,采用乙醇预渗透、间歇水洗/二次微波处理技术,得到甲壳素非均相碱法脱乙酰反应的优化条件,所得壳聚糖的脱乙酰度可达98.84%,特性粘度为305.76ml/g,灰分为0.05%,色泽纯白。与传统工艺相比,碱的用量减少60%,反应时间缩短约25倍,节能、节时效果非常显着。
1. 虾头内源酶自溶制备虾香调味料的研究
对虾加工生产虾仁及去头虾过程中,虾头会作为加工下脚料及废弃物处理。而虾头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风味物质,可用于制备虾香调味料加以利用。本课题组利用虾头内源酶研究了使虾头水解自溶的温度、固液比、时间及pH值等因素的影响,并得出了获得较高氨基酸含量产品的最优工艺条件,水解后可以得到氨态氮含量为0.31%,可溶性蛋白(短肽)含量为4.2mg/ml的调味液,香味浓郁,营养丰富;提取虾头蛋白酶,利用该酶与其它蛋白酶复合对虾头进行水解,水解液中可溶性蛋白(短肽)含量可达到8.0mg/ml,氨态氮含量可达到0.42%。
2. 对虾头中脂溶性成分的提取研究
为了充分利用虾头中的蛋白质资源,先将虾头酶水解,然后再进行溶剂提取,脂溶性物质的提取率也因此而提高了15%左右;虾头酶水解后,经离心后分离液-固两相,采用直接浸提法进行浸提。采用环己烷作为提取溶剂,通过研究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方案。所得到的脂溶性提取物呈深红色,具有浓郁虾香风味。虾青素的含量为0.673mg/100g虾头。虾油的不饱和程度较高,游离脂肪酸含量较高,杂质较多。经气象色谱分析,虾头中脂肪酸的种类很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占脂肪酸总量的63.12%,必需脂肪酸的总含量为43.28%。
该研究不仅提高了产油率,减少了环境污染,又可以充分回收蛋白质资源,提高了经济价值;另一方面又为甲壳素的生产进行了前处理。
3. 虾壳提取甲壳素、壳聚糖技术
虾壳经脱钙、脱蛋白后得到甲壳素。在微波场敞开式反应系统中,采用乙醇预渗透、间歇水洗/二次微波处理技术,得到甲壳素非均相碱法脱乙酰反应的优化条件,所得壳聚糖的脱乙酰度可达98.84%,特性粘度为305.76ml/g,灰分为0.05%,色泽纯白。与传统工艺相比,碱的用量减少60%,反应时间缩短约25倍,节能、节时效果非常显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