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00661]自固化硬组织修复材料及其技术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生物医用材料
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正在研发
交易方式:
技术转让
联系人:
厦门大学
进入空间
所在地:福建厦门市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一、项目名称
自固化硬组织修复材料及其技术
二、技术概况
本方法为制备粉末和溶液的原料,并配置成特殊的配方,可根据需要将其多孔化,性能上可满足非承重骨和口腔硬组织的修复,质量稳定。
技术特点:
1.能任意塑形,自动匹配创口的形状,极大的简化了手术;
2.适合手术上的操作,可注射,在10~15分钟内终凝成型;
3.产物为骨或牙的无机成分,具有极高的生物相容性;
4.具有相当的抗压强度、硬度和耐磨性,已可应用于非承重骨和牙体的修复;
5.多孔化的骨水泥孔隙均匀,大小适宜,可行性好。
产品的主要技术指标:
固相成分为白色微米级的磷酸钙盐粉末,纳米羟基磷灰石和生物高分子的复合物,调和液为特制的无色溶液,浆料在10~15分钟内终凝成型,具有相当的抗水性能,骨修复材料抗压强度达40MPa以上。粉末需真空或干燥条件下保存。
技术成熟度:
独立开发。已经可以稳定地制备出原料,配置出来的产品能维持较高的性能。经国家权威机构测定,产品的理化性质和主要生物学性质已符合相关标准,已在2008年7月22日通过厦门市科技局组织的鉴定,为国内领先水平(厦科鉴字[2008]第57号)。
三、产品用途和市场
本系列产品是理想的硬组织修复材料,可应用于骨缺损和牙体的修复填充。在骨缺损的修复填充上是目前的医用合金及PMMA骨水泥的理想替代品,市场前景广阔。
四、主要设备和总投资
投产条件:第一期投入450~500万资金,在两年内可形成年产1000公斤,2至3种系列产品的小批量生产能力。所需主要设备:连续煅烧高温炉、球磨机、喷雾干燥造粒机、分粒筛选设备、消毒设备、无菌封装设备、检验设备等。生产所需总面积约300~400m2,要求环境干净,用电100~200KW,无"三污"排放。
效益分析:属于高科技产品。原料的成本低于10元/克,售价在100元/克以上。年产1000公斤粉体可实现5000万元的产值。
五、项目可供转让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技术转让或联合开发。
一、项目名称
自固化硬组织修复材料及其技术
二、技术概况
本方法为制备粉末和溶液的原料,并配置成特殊的配方,可根据需要将其多孔化,性能上可满足非承重骨和口腔硬组织的修复,质量稳定。
技术特点:
1.能任意塑形,自动匹配创口的形状,极大的简化了手术;
2.适合手术上的操作,可注射,在10~15分钟内终凝成型;
3.产物为骨或牙的无机成分,具有极高的生物相容性;
4.具有相当的抗压强度、硬度和耐磨性,已可应用于非承重骨和牙体的修复;
5.多孔化的骨水泥孔隙均匀,大小适宜,可行性好。
产品的主要技术指标:
固相成分为白色微米级的磷酸钙盐粉末,纳米羟基磷灰石和生物高分子的复合物,调和液为特制的无色溶液,浆料在10~15分钟内终凝成型,具有相当的抗水性能,骨修复材料抗压强度达40MPa以上。粉末需真空或干燥条件下保存。
技术成熟度:
独立开发。已经可以稳定地制备出原料,配置出来的产品能维持较高的性能。经国家权威机构测定,产品的理化性质和主要生物学性质已符合相关标准,已在2008年7月22日通过厦门市科技局组织的鉴定,为国内领先水平(厦科鉴字[2008]第57号)。
三、产品用途和市场
本系列产品是理想的硬组织修复材料,可应用于骨缺损和牙体的修复填充。在骨缺损的修复填充上是目前的医用合金及PMMA骨水泥的理想替代品,市场前景广阔。
四、主要设备和总投资
投产条件:第一期投入450~500万资金,在两年内可形成年产1000公斤,2至3种系列产品的小批量生产能力。所需主要设备:连续煅烧高温炉、球磨机、喷雾干燥造粒机、分粒筛选设备、消毒设备、无菌封装设备、检验设备等。生产所需总面积约300~400m2,要求环境干净,用电100~200KW,无"三污"排放。
效益分析:属于高科技产品。原料的成本低于10元/克,售价在100元/克以上。年产1000公斤粉体可实现5000万元的产值。
五、项目可供转让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技术转让或联合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