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欢迎光临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南京邮电大学

南京邮电大学

创办时间:1958 单位属性:普通本科院校 所在地区:江苏 南京市 相关行业:通信,网络,软件,高分子材料,自动化应用

联系人:邱老师

登陆后向院校管理员咨询
加入院所

    单位简介

    南京邮电大学前身是1942年诞生于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战邮干训班,是我党、我军早期系统培养通信人才的学校之一。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学为主体,以信息学科为特色,理、工、经、管、文、教、艺、法等多学科相互交融,博士、硕士、本科等多层次教育协调发展的江苏省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南京,现有仙林、三牌楼、锁金村、江宁四个校区。 学校现有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等21个院(部、中心),通信与网络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信号处理与传输研究院、信息材料与纳米技术研究院等20余个研究院(所、中心),作为主要协同单位入选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 学校现有博士后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4个,专业学位授权点(领域)13个,本科专业53个。目前3个学科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现有各类在籍生3万余人。 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2300余人,其中博士生、硕士生导师561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占50.50%,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占90.67%。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现有国家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1个,江苏省创新团队5个,江苏高校优秀社科创新团队2个,江苏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3个,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1个。 学校现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省级重点(工程)实验室8个,省级工程中心4个;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含培育点)2个,江苏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2个,江苏省统计科学研究基地1个等各级各类科研平台。

    更多>技术专家48

    • 赵强 赵强 研究领域:新材料 研究方向:材料科学 咨询
    • 赖文勇 赖文勇 研究领域:新材料 研究方向:半导体技术 咨询
    • 李涛 李涛 研究领域:电子信息 研究方向:计算机软件 咨询
    • 岳东 岳东 研究领域:电子信息 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 咨询
    • 黄波 黄波 研究领域:电子信息 研究方向:GPS 咨询
    • 邹玉龙 邹玉龙 研究领域:电子信息 研究方向:通信技术 咨询
    • 汪联辉 汪联辉 研究领域:电子信息 研究方向:光学 咨询
    • 彼得•格林贝格尔 彼得•格林贝格尔 研究领域:电子信息 研究方向:微电子学 咨询

    更多>技术成果2,278

    • 基于蓝牙 4.0 的智慧健康监测系统

      价格:面议 基于蓝牙 4.0 的智慧健康监测系统

      技术类型:非专利 成熟度:正在研发 转让方式:技术转让 江苏 南京市 发布人: 咨询
    • 移动会议 App 开发

      价格:面议 移动会议 App 开发

      技术类型:非专利 成熟度:正在研发 转让方式:技术转让 江苏 南京市 发布人: 咨询
    • 城域智能目标跟踪系统

      价格:面议 城域智能目标跟踪系统

      技术类型:非专利 成熟度:正在研发 转让方式:技术转让 江苏 南京市 发布人: 咨询
    • 无线传感网智能家居系统

      价格:面议 无线传感网智能家居系统

      技术类型:非专利 成熟度:正在研发 转让方式:技术转让 江苏 南京市 发布人: 咨询

    更多>研究机构10

    • 江苏省射频与微纳电子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射频与微纳电子重点实验室

      机构等级:省级
      研究领域: 研究方向:毫米波及通信技术、能量采集及无线携能通信、射频微纳机电系统、微纳电子材料与器件等
      机构简介: 展开
      本实验室依托南京邮电大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江苏省重点学科。围绕未来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重大关键问题,开展包括:毫米波及通信技术、能量采集及无线携能通信、射频微纳机电系统、微纳电子材料与器件等领域的研究。研究方向之间交叉融合,以面向未来毫米波移动通信系统应用为需求,通过深入研究其中的基础科学问题和核心技术,取得从材料、器件、电路到系统等方面的技术突破和原始创新,形成原创性的核心设计和制备技术,取得相关自主知识产权。并积极开展产业孵化和技术转移,增强我省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中的国际竞争力。 本实验室现有研究人员64人,拥有一支学缘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等构成科学合理、成员年富力强、核心成员均有海外工作经历的高水平研究团队。团队核心成员中有加拿大皇家科学院与工程院两院院士、IEEE Fellow 等国际著名学者,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等省级以上荣誉称号人员40余人次。近三年共承担包括国家重大专项、“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和省部级重大等科研项目60余项,在研科研经费3200万元。近三年国家或省部级科技成果奖4项,在电磁材料、电子器件、电磁场与通信技术等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20余项,在Phys. Rev. Lett.、IEEE Microwave Mag.、IEEE Trans. Commun.等著名国际学术刊物发表被SCI收录论文210多篇,在毫米波通信、射频与芯片集成、射频微纳机电、微纳电子等领域已产生重要学术影响。拥有实验仪器400余台套,总价值超过3000万元。 本着“优势互补、协同创新”的原则,本实验室在建设过程中和中国电信江苏公司、华为南京研究所等国内知名电子信箱企业建立了有牢固的的合作关系,实现了合作共赢。一方面,本实验室充分发挥研究力量雄厚的优势,为上述企业在未来移动通信技术、核心芯片与电路技术、绿色节能设备技术等方面开展技术攻关、科技咨询、项目开发等全面技术服务,特别是对于它们所提出的前瞻性技术需求优先组织力量进行研发;另一方面,上述企业依托其强大的市场主导作用和高超的市场开拓能力,为本实验室的研究方向提供建议,并积极参与本实验室的科技成果孵化,联合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把本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尽可能快地推向市场。此外,本实验室和上述企业密切合作,针对国家在电子信息领域的需求,尤其是在下一代通信和关键元器件与设备方面的需求,开展联合攻关,掌握核心技术,比如近年来本实验室和江苏电信在下一代通信技术中的智能终端、网络融合、移动视频与图像处理、虚拟化与云计算、纳米电子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深入合作,成立了六个专项研究合作课题组,也接受华为南京研究所委托,在高效编解码算法、压缩视频的实时超分辨率重建技术等方面开展了技术攻关,以上合作研究均取得了一系列的创新研究成果,并在企业中得到了应用,从而提升江苏省在通信、电子、集成电路和新能源等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在研究方向上,本实验室立足现有工作基础、成果积累和人员特长,结合国际学术发展趋势与我国、我省的实际应用需求,进一步凝练研究方向。通过整合资源,集中产学研的开发力量,夯实射频与微纳电子技术基础,突破关键技术问题,构建射频与微纳电子技术集成平台,将“射频与微纳电子重点实验室”建设成为射频与微纳电子技术应用研究成果转化的有效渠道、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提升创新能力的支撑平台,成为射频与微纳电子技术研发和推广中心。通过团队创新,形成合力,在本实验室各研究方向和领域,形成标志性的成果,并应用于毫米波通信领域,建设在学术界和工业界有影响的江苏省射频与微纳电子技术的科学研究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
    • 江苏省光通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江苏省光通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机构等级:省级
      研究领域:通信 研究方向:全光通信、光通信材料及器件、智能系统与光接入、THz通信及THz器件
      机构简介: 展开
      中心经江苏省科技厅、财政厅批准进行建设,由南京邮电大学和南京熊猫电子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创办,2006年10月通过江苏省科技厅的验收,正式挂牌。工程中心主要分为研发基地和生产中试基地,其中研发基地位于我校仙林校区。近三年工程中心总投资6014万元,其中国家和省市拨款1200多万,目前有科研人员22人,其中教授、高级工程师17人,具有博士学位人数16人。 中心目前研究全光通信、光通信材料及器件、智能系统与光接入、THz通信及THz器件四个方向,具有全光通信试验平台,可进行各种新型光器件、光纤及传输设备的测量,开展各类试验,如光电子器件的光谱测量与分析,光纤损耗谱测量,DWDM系统中光波长的精确测定,长距离光传输试验等,是开展科研和实验的主要场地,同时也是南京邮电大学本科学生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基地。 中心近年的科研项目主要有国家级项目聚合物反向电池的相分离机制和光伏性能研究、基于光微机电系统集成制备波长可调氮化物激光器的基础研究、基于多波长半导体光纤环形腔激光器产生任意波形的研究等十余项,省部级项目基于新型腔的微波光子滤波器研究、高功率光纤传能系统研制及关键器件研究等十余项,以及数十项目横向项目。

    Copyright © 2016    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2030382号-1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四川省技术转移中心科易网